2008-04-22

遷總統府不是當務之急

總統府遷移若是真如所謂的,是因為「空間解嚴、轉型正義」;為何一當選就到慈湖謁屠夫?還沒就職就忙不迭的要自由把廣場換回大中至正?比較國民黨與日本統治,國民黨帶給台灣守法精神、制度、價值觀的破壞,更急待正義扭轉。恐怕正義只是託辭,仇日才是真心,遷至關渡破壞溼地保育區又是什麼樣的正義 ?

/曾韋禎

近來有因轉型正義、殖民印記、空間解嚴等因素,讓夏鑄九、陳芳明等學者建議準總統馬英九上任後,將總統府遷出現在這棟日治時期的總督府,馬英九也有意規畫將總統府遷至關渡。

除殖民印記轉移焦點

這樣的作法與考量,從各方面來看都是異常弔詭。就轉型正義、殖民印記的觀點來看,不管是日本殖民統治或是國民黨威權統治,皆具上述色彩。但實質受到日本殖民統治侵害的人多已作古。在帶有同化主義色彩也是總督府首任主人的明石元二郎總督,及採內地延長主義的文官總督田健治郎相繼上任後,日本已改採較文明的方式統治台灣。當然,不平等待遇、剝奪仍存在,但這些感受對照於國民黨治台後的惡劣行徑,反倒沒這麼強烈。就連畢生領導台灣民主運動的林獻堂,甚至對他心所嚮往的祖國徹底失望,避居日本,再也沒回到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

相反地,國民黨在台灣威權統治下的受害者,許多人都還活著,最年輕的不過才四、五十歲,更多人已經垂垂老矣,將不久於人世。如果要作轉型正義之檢討,應該趁受害者還活的的時候,檢討侵害他們的國民黨,這比替死人去清算日本政府還要有意義、急迫性。結果馬英九尚未就任就忙著找日本人開刀,實有避重就輕、轉移焦點之嫌。

就空間解嚴來看,在總督府尚未竣工前的一九一六年,為紀念領台二十週年,辦了一場「台灣勸業共進會(類似博覽會)」,以主體結構已大半完成的總督府新廈做為會場,並且開放中央高塔讓民眾登高望遠,登上四樓需費五錢,登上頂樓需費十錢。這樣的開放,引起台灣人的熱烈回應,近三十八萬人次的台灣人在展期赴總督府新廈參觀,爭相排隊登塔,遠眺台北市。一開始的總督府空間,並不是這麼地森嚴。

總統府空間解嚴與使用總統府辦公並不衝突,只要常態性對外開放,連同台北賓館、監察院、司法院等建築物,都能一併對外開放,這完全不是問題。日本時代辦得到,李登輝、陳水扁也能辦到,沒理由馬英九辦不到。

遷府將衝擊濕地保育

再者,將總統府遷移至關渡,這數百億的費用,除了可以讓全國學童免費吃好幾十年的營養午餐外。更嚴重的是對環境的衝擊,關渡目前的土地能蓋的幾乎都蓋完了,只有關渡平原擁有廣大空地。然而關渡平原的開發問題二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因為這邊是台北盆地最大片的溼地保育區。若真為實踐一個迫切性不高的日本殖民統治之轉型正義問題,而把總統府遷至此,更是對現行環境的不正義。得失之際,顯然易判。

更別說馬英九市長任內,對待日治時代古蹟那種欲除之而後快的心態,諸如中山橋、蘭州派出所、西本願寺理教公所、蔡瑞月舞蹈社等,馬英九的遷總統府說,不由令人為台北市這些中央級的日治時期古蹟捏一把冷汗。

本文刊於2008.04.22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