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7

畫中有話-省思第一次世界大戰


(網路照片)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6-05-08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國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1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質素一般,但重炮部隊質素全球第一;義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無論步兵和炮兵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響應歐洲局勢緊張而把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而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這場大戰也削弱了法、義、德;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占了原屬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無產階級革命,使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從此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國擴散,至1922年,蘇俄收復烏克蘭,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世界各地相繼建立共產主義國家。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悉數推給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還被解除武裝,德國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且不許擁有空軍。但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其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本土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造成德國貨幣瘋狂貶值,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因而引發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人為擺脫《凡爾賽條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種種因素配合,以及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終於爆發了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了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在1920年1月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由於美國沒有參加,國聯被英法操控。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主義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在大戰期間參戰國內大量男性均直接參與前線戰爭,導致國內勞動力大減,生產軍需品、武器、後勤支援等的職位大部份皆由女性接替,使婦女的重要性提高。在戰後1920年代日本的婦女運動、1920年美國給予婦女選舉權,至1928年英國亦給予婦女選舉權等事件顯示婦女的地位得以重視,女權運動亦在此時興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造就了以海明威、T·S·艾略特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學家,他們的文學作品及個人結局(海明威最終選擇自殺)都反映出這場戰爭給人類所造成了無法癒合的心靈創傷。
引用改寫自參考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 維基百科

依個人所見,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歐洲戰爭,乃皇家極權的資本爭奪戰,各帝國,把人民當作工具,為擴大地盤侵佔弱國成為殖民地,其間交雜虚相尊嚴,個人意氣和不知所以的盲目爭權,戰後權利重整,帝國崩解,人文思想振起,婦女地位提升,然而反帝制和反資本主義的國際共産,卻趁機得到解放空間,形成不少新極權國家,他們利用馬克思主義,共存共榮的善意思想,惡化成為反人道、人性,的物性霸權勢力,進行階级鬥爭,以残酷手段,得到執政權,這場大戰,見證到人性之貪婪,一旦得到權勢,就是再好的人道主義,會被奪權者當成工具,一旦取得政權就變調,變質,欺騙人民,壓詐弱者,實施洗腦教育,要人民喪失反抗能力。

(撰於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