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0

西南大旱暴露「人禍」因素

衛星上看雲南破壞天然雨林慘景
為了獲取木材,為了種植人工橡膠林,搾乾熱帶雨林中的林業資源,從衛星圖上看,基本幾年前,熱帶雨林就已經摧毀大 半,邊境線以外,緬甸老撾還是鬱鬱蔥蔥,這邊的山嵐和廣闊的大地,卻都已經是鬼剃頭。是普通的農墾,也絕對不是 這樣的景象,古代中國農民,都知道只在山腰以下,或者山間窪地裡開坑農田和種植業,因為需要山腰以上山頂的植被涵養水分,如此斬盡殺絕的「開墾」方式,愚 蠢透頂!


高精度圖片

高精度圖片

高精度圖片



圖片來源---http://blog.cctv.com/html/76/495576-1167497.html

西南大旱暴露「人禍」因素

  大旱之時,救急當然是首先要做的。但從長遠治本來看,我認為還要重新檢點我們對西部的認識, 那裡是生態脆弱地區,能不能像目前一些地區那樣盲目大開發?

  西南大旱,上至國家總理,下至平民百姓都在為此著急。我想到的是,天災如同人體的重大疾病, 疾病往往不是一天兩天得上的,一定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地區的氣候變化,與本地生態系統的改變往往存在緊密的聯繫。

  大力開發西部,曾是各級政府呼籲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礦產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開發,西部的 原生態林變成了桉樹林、橡膠林,西部的荒原變成了城鎮。讓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來,無可厚非。但是西部生態的脆弱,西部物種的珍惜,以往西部人與自然是如果 相處的?在挖掘時,開發時,種植時,建設時,我們認真地研究過西部人與自然的關係嗎?

  西南大旱原因當然還有待全面去分析,不過,從已透露的信息看,還是可以發現一些人禍的蛛絲馬 跡,在抗旱的同時,這些因素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為了經濟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態林,大力種植橡膠林和桉樹林,而這兩種速生豐產 林都被形象地稱之為「抽水機」,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樹還是「霸王樹」,它生長了,其他物種會慢慢地退縮,最後造成桉樹 林都是地表光禿禿的,生態遭受顛覆性的破壞。根據有關有資料,雲南橡膠林集中的西雙版納地區,上世紀80年 代後,有霧日減少了30天,現在更減少了60天, 說明當地濕潤度下降,區域性氣候出現變化。而現在,雲南橡膠林面積達300萬 畝,桉樹林的規劃面積更達到3000萬畝,如此龐大的生態系統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個誘因?

  此外,這些年,西南地區的水電站建設密集上馬,一座水電站,就會對河流的流域生態帶來重大改 變,金沙江上游現在有「一庫八級」電站在修建中和將要修建,上游對江水的蓄積,不僅讓下游的河道乾枯,也會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電開發的總裝機容量預 計將達到幾十個三峽大壩的水平,如此巨大規模的水電開發,將造成怎樣的生態影響,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個原因?

  其實,且不說水電站對生態的改變,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已明顯成為旱情加劇的一大原 因,最近貴州大旱就暴露出這樣的一個案例:2009年上半年,水城縣已建成投入使 用的電站有霧龍河電站和加克電站。正在加緊施工的有順場電站、何家寨電站、金獅子電站、烏圖河二級電站、猴場電站等6個電站。水資源成了電站老闆和產權人控制的砝碼。農民灌溉用水必須看水電站老闆的臉色。水電站的 快速建成,加劇了當地民眾與水電站產權人的水源爭奪。

  再有就是江河的污染。我曾到這次大旱的重災區珠江上游採訪,那裡的江水簡直就是黑色的,當地 居民從河水中撈起淤泥曬乾後可當煤炭用,稱為「河煤」。這次大旱之時有記者驅車在貴州沿途採訪,發現由於采煤業污染,當地許多河流放眼望去,綿延數十公里 的水面上一片「漆黑」。一些當地「職業撈煤」隊的農民,揮舞著長長的水瓢,將河中的淤泥撈起,等到風乾了,這是可以賣錢貼補家用的。大旱之中,一滴水都彌 足珍貴,可與此同時,大片大片水源因為污染無法飲用,這難道不值得警醒嗎?

  大旱之時,救急當然是首先要做的。但從長遠治本來看,我認為還要重新檢點我們對西部的認識, 那裡是生態脆弱地區,能不能像目前一些地區那樣盲目大開發?種樹、斷河、污染再繼續下去,明天和後天還會怎麼樣呢?□汪永晨(環保志願者)


延伸閱讀:

世界水日:中國水污染觸目驚心

湄公河嚴重缺水東南亞怪罪中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