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1

台灣必須要有源於台灣本土的台灣神信仰

/贊浬

  在許多戰爭片中,無論是古代的刀劍殺伐亦或現代槍砲戰爭,在西方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隨軍牧師.此一傳統源自西方文明中對於基督的信仰,儘管戰爭雙方為的是國際現實利益而開戰,但總是會把隨軍牧師安排在軍隊中安定軍心,撫慰傷者,激勵士氣與崇敬戰死亡者.戰爭兩方均信仰基督,也相信自己是站在真理公義的一方,但基督是否幫助哪方卻不是這麼重要,因為公義自有其歸屬.

  台灣四百年的移民開拓史中,無論是早先的平埔族,原住民本身的神靈祖靈信仰,漢民族自中國沿海所帶來的道佛與齋堂鸞堂信仰,或是由西方傳教士因大航海時代時殖民台灣而引進基督信仰.除平埔,原住民其信仰外,都是外國貨和舶來品.這些信仰的價值,基本上都有對內追求個人現世問題的解決,靈魂昇華與解脫,對外要求自由公義平等的普世價值.但在其外相上與神靈信仰上均無一是發生在台灣本土的歷史傳承中.台灣吾土自開天闢地以來在歷史的軌跡不曾空白過,尤其是四百年來因大航海時代貿易利益所帶來的東西文化與經濟衝突中迸出的火花在歷史的天河中更顯耀眼奪目.這些追求獨立公義的反抗殖民者的抗暴基因傳承到近代追求民主自由,香火不曾中斷.這些歷史不但沒有被寫入教科書中,更在台灣人的信仰生活裡缺席.拜媽祖拜關公,信耶穌傳福音,雖信仰的核心價值不變,但總不是根深於台灣土地的本土神祇.信仰必須和土地有所連結,信仰播種於土地,用血淚灌溉於土地,也必歡慶豐收於土地的豐富賜予.

  佛教北傳入中國與圖博(西藏),南傳到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與斯里蘭卡.均和當地本土的文化信仰發生磨合與融合,形成特殊帶有地方色彩的佛教,如一般稱的漢傳與藏傳佛教.漢傳佛教有先前的格義佛教與後世的禪宗淨土.而藏傳佛教更與當地原始的苯巴信仰交流而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傳佛教.儘管文化的外相上繽紛燦爛.但追求出世解脫與入世的慈悲平等卻不曾改變.出離心空正見與菩提心更是其基本核心.因此文化的外相並不妨礙宗教核心價值的追求.而入世觀即與土地和受苦難的眾生結合的思想源頭.

  因此之故,台灣人必須要有源於自身歷史傳承的信仰.這些信仰的核心無非犧牲奉獻與自由平等公義的普世價值.與天主教所講聖美善真和佛教所說慈悲空性與菩提心並無二異.佛教更進一步說道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的積極大乘佛教觀.四百年來的抗暴與追求獨立的精神正是具體展現.荷蘭時期乃至近代的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直到美麗島事件後的民主發展,都是台灣先民為了生存抗暴與台灣真正獨立於殖民政權之外的犧牲奉獻.這些以犧牲生命和血淚實踐基督公義與佛陀菩提心精神的義人與菩薩更該受到台灣人的崇敬.台灣人必須要有源於台灣本土歷史傳承的台灣神信仰,在人間有台灣國,在六虛亦有台灣神的國度.台灣神的國,是建立在每個台灣人的信仰公義自由平等民主價值的神國

  生有所養,老有所終,死有所送.當台海的戰鼓與號角響起,為了對內抗暴與對外抵抗侵略者的殖民時,台灣人的心中如有台灣神為依歸,生時教以民主法治人權,老時終以慈悲平等,死時進入台灣神的國度.如此,每個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台灣人必得其精神依歸.台灣人將廟堂建立在自己心中,香火必綿延不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