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小檔案
名稱:學名Urocissa caerulea Gould
鴉科,英名為Formosan Blue Magpie
中名為台灣藍鵲,俗名為長尾山娘、長尾陣。
台灣15種特有種鳥類中的一種,台北近郊陽明山區常見的鳥類之一,台灣藍鵲在全世界只分佈在台灣本島。
體型特徵:台灣藍鵲與烏鴉是同一科的鳥類,不過羽色卻截然不同;雌鳥與雄鳥的羽色一致,不易區分。羽色分配簡單而華麗,嘴喙寬厚、呈鮮紅色,頭部、臉部、頸部、喉部、胸部都是黑色,眼睛淺黃色,雙腳鮮紅色。全長約65公分,其中尾羽佔全長三分之二。身體上半部的背部、腰部、尾上覆羽鮮藍色,下半部的腹部鮮藍色,尾下覆羽白色。雙翼鮮藍色,初級飛羽末端有白色斑,尾羽中央兩根特長,為鮮藍色,末端白色。較短的尾羽為黑色、末端白色。
棲息環境:台灣藍鵲的活動範圍侷限在低海拔山區,因其具有不怕人的特性,常可見牠們在山區的人家或小型村落,以及經人工開墾的竹林、果園、農地等地區活動。常在闊葉林區或次生林地帶棲息,由於體型大,在飛行時僅作短距離移動,常見一隻接一隻的滑行過山谷,並發出金屬般「ㄎ一ㄤ、ㄎ一ㄤ」的鳴叫聲。
覓食行為:台灣藍鵲的食性廣泛,能攫獲蛇、蜥蜴、鳥等較大型的食物,亦會啄食毛蟲及各種昆蟲,植物的果實和廚餘剩飯也都是牠們取食的對象,木瓜最為喜愛。台灣藍鵲也會將吃剩的食物貯藏在樹上的枝椏間,或者地面泥土中和木板下,等待一段時間後才把剩餘的食物吃掉。
社會行為:其社會行為亦相當複雜,同群藍鵲間有相互乞食和理毛的行為。牠們也會共同合作抵禦掠食者的威脅,也有兇猛的護巢本能,對於生殖期間闖入築巢區的人類,也會肆無忌憚的發動攻擊,直到威脅消失為止。
命名: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鳥類中特別吸引人的一種,朱紅的嘴喙、碧藍身軀和雙翼,末端白色長如綬帶的尾巴,構成台灣鳥類中少見的鮮豔羽色,「藍色的羽毛」是牠命名的由來。
繁殖:多營巢於大樹的樹梢,以樹枝、細籐和雜草築成碗形的巢,每巢通常有4-6個橄欖綠帶有濃褐色斑點的蛋,孵卵及育雛通常由親鳥及同群的其他成員共同參與,形成一種育幼幫手制度(helper at the nest system),在台灣近500種的鳥類中,台灣藍鵲有其獨特的繁殖行為;當一隻鳥在產下第一顆蛋後,雌鳥前一年所繁殖小鳥,會回來幫牠們母親孵育及養育弟弟妹妹,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巢邊幫手制」。
資料來源:
陽明山國家公園http://www.ymsnp.gov.tw/web/publication2a.aspx?no=8
(有影片觀賞)
台灣藍鵲小檔案http://www.wxp.ks.edu.tw/nature/theme2/bird/3bird-special3.htm
2 則留言:
這些藍鵲圖片真美。
感謝您的分享。
ㄏㄏ感謝辛苦拍照的人!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