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5

政府從未國家化



一心
2013-05-05

 朋友傳來ICRT的節目「The Scene」的網路連結,這一集的來賓有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退休工程師、教授以及作家Jerome F. Keating,還有曾在ICRT擔任過時事評論節目Issues and Opinions的主持人Nic Gould。

Nic回憶到1986的 台灣,在軍政府嚴密控制的獨裁下,只有三個電視台和三個電台,而他每週一晚上主持的這個節目,不但提供了在台的英語系者即時的在地消息,也因為會探討一些 敏感的社會議題,而頗受歡迎。他觀察到,當時,尋常人民開始挺身爭取自己的生活權益,比如說,爆竹工廠事件、毒油事件,都引發了人民自發性的抗爭,而透過 這些民生和環保議題,民間最早的非政府組織《消基會》成立了,這樣的社會氛圍,也催生了1986年民進黨的創立。

不過,27年後的台灣,雖然表面看起來,媒體的選擇更多樣性了,然而,對於住在台灣的外國人來說,反而比當時更缺乏有品質且即時、在地的英語新聞。

其實,住在台灣多年的Nic和Jerome,剛開始對於台灣的歷史並不了解,英文報章雜誌,常常會有一整塊被塗黑的狀況。Jerome的啟蒙是有一次看到台灣同事對於228這三個字的強烈反應,而Nic的啟蒙,則是看了在外國人之間流傳的這本書「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他們才漸漸了解,國民黨控制下的媒體,美化了所有國民黨的作為,而台灣人竟然在國民黨統治下,度過了那麼漫長的戒嚴時期,這個現象,很值得注意,因為,連納粹德國和日本,都在十年內就取消了戒嚴。

主持人Ric回憶到,當2000年,陳水扁以39%的選票當選總統時,在電視前一同收看的外國友人說,要準備打包行李、離開台灣了,因為,他們認為,國民黨一定會取消選舉結果,重新宣布戒嚴。結果雖然沒有,但劉世忠回憶到,第一天到總統府上班,送走了上一任總統李登輝,與陳總統回到辦公室,總統辦公室空無一物,連一台電腦都沒有,也沒有任何文件,他們只好帶自己的筆電去,用了一週,更誇張的是,辦公室內的桌、椅、沙發,都是為連戰準備的,陳總統就這樣將就地用了四年。這個事証赤裸裸地突顕「在總統直選一人一票之後,官僚體制並未轉化為公共行政的平台,事務官仍是舊主的恩庇侍從,政府並沒有國家化。

2004年的選舉,我很有印象,我跟家人在一起看開票結果,看到連宋宣布選舉無效時,我嫂嫂的哥哥馬上說,要亂了,要暴動了!

這樣一路看下來,就很清楚,表面上政黨雖然輪替過,但實質上,台灣一直是國民黨的禁臠,軍隊從未國家化(將領們有很強烈的黨性),文官從未國家化(行政院、監察院、考試院、司法院的事務官大多是黨性堅強),司法體系從戒嚴時期一脈相承至今,立法院中泛藍席次永遠超過半數。1990年代開始,國共兩黨裡應外合聯手壓制台灣民主的作法,也從未改變,只是,手法越來越細膩,心計越來越陰沈。

陳水扁在執政時期,一直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今年二月底,連戰會胡錦濤時,也說:「在國際上長久以來,認為台灣是一個『麻煩製造者』,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改說成,陳水扁擋了兩岸太子黨統一的財路,這樣子也許大家就懂了!

從1945年到2000年,在長期戒嚴、一黨專制下,台灣人錯把黨國一體的畸形當成常態,一直到今天,都還搞不清楚「國家的權力來自於和人民訂立的契約」,「國家的政策,必須符合人權至上的憲法精神」這麼簡單的觀念。4月27~29日發生在苗栗苑裡警察對良民動粗的事件,十足反映警政受國民黨的檢察官指揮。

從種種社會議題的辯論中可看見,台灣人還是把政府看成維持秩序的大家長,正當化公權力的施暴,更把爭取基本權利的抗爭者,當成無理取鬧的暴民、以為吵了就有糖吃的麻煩製造者。

到底誰才是麻煩製造者呢?是主權被侵略、起身捍衛者,或是動不動就以武力威脅恫嚇的侵略者?是完全執政、完全不負責的政府,或是阻止公權力濫權侵權的公民?

Source: 三際信息站 - 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