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6

用台語理解台灣過年習俗

北部的春仔花,有著叫我一時難以承受的華麗
圖片來源:尋找春仔花

家裡過年媽媽會在除夕夜供上插著字的白飯在神桌,寫著春的花籤叫做飯春,小時不懂這個習俗的意義,以為是迎接春天的浪漫意象。直到用台語讀才知道飯春原來是飯剩,也就是台版祈求「有餘慶」的吉祥象徵,不是浪漫而是先人拚搏生存的現實祈願。中國習俗以過年吃魚表示「年年有餘」,真正台灣傳統年俗裡,圍爐也吃魚,但沒有任何涵意。
而台灣的「甜粿」翻為北京話年糕」,被以為是代表「年年高昇」,事實上以台語發音的「甜粿」,是意蘊著「甜甜好過年」;台灣版的年年高昇是以「糕」為代表,因「糕」與「高」諧音,才成為高昇之吉祥象徵。

用台語去理解才能了解台灣年藉物品諧音祈福,其實不同於中國年的習俗。以下為內文連結:

過年民俗想看覓|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應景食物篇

多數人聽過「年獸」傳說,但這則「年」的傳說你聽過嗎?

其實台灣版的過年習俗自有一套民間「沉地傳說」,完整交代了「圍爐」、「紅包壓年」、「不睏」(守歲)、「走春」、初二「轉外家」(回娘家)等習俗。而地震、燈「猴」較之「年獸」更與台灣的自然環境息息相關,更貼近台灣人的生活經驗,玉皇大帝、土地公則是深入台灣的民俗信仰。

這則精彩的民間傳說,台灣版「最後的晚餐」,可不是為了去中國化而杜撰的。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 溫宗翰的內文寫道:這則民間傳說最早的文字出現在1936年李獻章出版的《臺灣民間文學集》書中,後來日人金關丈夫編輯《民俗臺灣》時,也有人討論記載。到了戰後,胡萬川教授推動各縣市進行民間文學採集時,分別在清水、龜山等地區都有收錄到,甚至龜山版本的傳說中,還提到「 十二月二九暗乎,會大地動啦。抑算講歸的人攏會死」,版本雖然各有些微差異,但是將過年看作是即將地震、沉地,台灣人面臨「毀滅」與「重生」的橋段,卻是共同的脈絡。

內文連結:
過年民俗想看覓|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民間傳說篇


過年了,來學些台灣過年期間常說的吉祥話吧!

*請你吃甜粿,乎你賺家伙,
*請你吃土豆,乎你吃甲老老老。
*敬你一杯茶,祝你身体健康無問題。
*請你吃甜甜,乎你好緣歸厝邊。
*請你吃鹹鹹,做人做事無人嫌。
*請你吃瓜子,乎你樓仔厝直直起。
*請你吃一塊餅,乎你代代出好子。
*請你吃一粒棗,祝你年年順,年年好。
*請你吃麻糬,祝你年年大賺錢。
*請你吃貢丸,乎你現金開不完。
*請你吃水果,祝你日日攏介好。
*看到你真歡喜,祝你平安過日子。

*新年坐乎圓圓圓,乎咱大家平安幸福好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