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1

聖山紀念碑巡禮-以美術點亮台灣的油彩化身-陳澄波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10

(1895-1947)嘉義市人,嘉義市參議員、國際知名美術家。

父親陳守愚是滿清時代秀才,母親蕭謹早逝,長男陳澄波自幼由祖母林寶珠撫養,後被寄養於二叔家。1907年進入嘉義第一公學校就讀已是超齡兒童。1909年父逝,成為孤兒,個性樂觀開朗,在困苦環境中努力。1913年考取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北師範前身),受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啟蒙學畫。

1917年畢業,分發到母校與水堀頭公學校任教員六年。教學義務期滿,1924年赴日,考上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竭力學習,利用夜間到本鄉繪畫研究所修習、假日到處繪畫。終於在1926年有收獲,三年級生的他以作品《嘉義の町はづれ》(嘉義街外(一))首度入選第七屆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帝展),是台灣人首次以西洋畫入選官辦帝展的畫家。《讀賣新聞》報導他靈活應用光線構圖,有不平凡的才能。

1927年繼續在研究科深造。1929年學成歸國,諸多因素不得已轉往陌生的中國任教,經日本文部省推薦,擔任上海藝專相關學校教授要職,也成為台灣與中國美術交流的橋樑。考量日、中戰事升溫,他於1933年返台,致力推動台灣美術。1934年創設「台陽美術協會」,是民間最具規模的美術團體,運作至今。

憑著後天的力爭上游,熱愛風土、關懷文化、追求前衛,富鄉土情感的畫風,作品頻獲榮譽獎項(於21世紀屢創拍賣高價紀錄),成為日本、台灣、中國知名的美術家。因著這股熱情,戰後為提升台灣美術教育參政。

1946年3月當選嘉義市參議員,推展台灣的美術文化。富正義感的特質,遇有官員貪污不法,嚴詞糾正;誠懇為民服務、善待有難處者。

1947年228爆發,衝突延燒至嘉義,他通曉北京話、有中國經驗,被推為「和平使」之一進入水上機場談判,怎料國府軍逮捕議和者。3月25日,陳澄波等人被公開槍決於嘉義火車站前。妻子張捷請人拍下遺照,留下國家屠殺人民的歷史鐵證。

一位推展台灣美術教育的先驅,獨特性與重要貢獻是以美術提升台灣人的地位。遺書心繫台灣美術運動、為嘉義市民解圍未達目的,但問心無愧。以大眾為念無怨無悔,當不義的子彈貫穿軀體,熱血塗抹在他摯愛的土地,他脫出凡胎化生蓮花。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影片】我是油彩的化身~陳澄波的油彩人生

 

聖山紀念碑巡禮-厚德仁慈.大悲無界-潘木枝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

2017-08-11 

(1902-1947)嘉義市人,嘉義市參議員、名醫。

父親潘天河經營「長義堂」武術館,潘木枝是長子,自小家境清寒。成績優異,1917年插班考入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師資班,1921年起在水林公學校擔任教員。

為追求在日本讀東洋齒科醫專的許素霞(妻子),亦赴日求學,1932年畢業於東京醫學專門學校,後在東京長谷川內科醫院實習三年。1935年回台,初期在嘉義舊居亭仔腳,擺桌椅就地診治病患,1940年於東門町開設「向生醫院」,擅長胸腔疾病。

他在艱苦的環境成長,知道貧民的難處,醫療時以同理心對待患者,甚至強迫偏鄉病人留宿治療,幫忙支付旅費;休息時間到處「往診」。精湛的醫術與宅心仁厚的醫德,在病患自動宣傳下,成為受肯定的嘉義名醫。

行醫之餘,偷閒到鄰居盧鈵欽醫師、里長家中,與友人熱心討論建設嘉義的願景等公共事務。1946年4月,醫事繁忙的他消極參選,但仁心仁術受鄉里鄰人愛戴,以最高票當選東門區的嘉義市參議員。

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身為嘉義中學(今嘉義高中)家長會長的他,阻止帶削尖竹竿當武器的嘉中師生到水上機場進攻,不願見到他們因莽撞而犧牲性命;也提供免費診療給被帶到公會堂集中保護的外省人。

他代表嘉義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前去水上機場與國府軍談判,大聲疾呼政府在台灣的亂象,積極維護市民權益。卻被捕、受盡拷打刑求、入罪。3月25日臨赴義前,要大家牽手團結,維持最後的氣節與尊嚴。他與三名市參議員,被粗鐵線五花大綁、背插木牌遊街示眾,未經審判公開槍決於嘉義火車站前。遺體運送回家途中,敬愛他的市民沿途祭拜。

寫在香蕉煙盒包裝紙的與家人訣別遺書明志,「為市民而亡,身雖死猶榮」「為正義而死」。堅毅又溫暖的「木枝仙」,其菩提願行,為護民受刑而亡,無怨無悔,從容赴義的精神,天人讚嘆,是真正奉行公義的大菩薩。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熔鑄民主的修行者-盧鈵欽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14  

(1912-1947)嘉義人,嘉義市參議員、齒科醫生。

父親盧道一是北門地主,母親何金是打貓南堡(今民雄鄉)富豪何虹的長女。四個兄弟之中,盧鈵欽為次子,嘉義第二公學校(今民族國小)畢業,由大哥藍振德(從母姓)帶到廣東省立中學就讀,通北京話和廣東話。

1926年底,與張深切等20多位台籍學生成立「廣東台灣學生聯合會」,是島外留學生重要的反日團體,獲國民黨要人支持。1927年4月蔣介石清黨,青年團被視為左傾團體,遭解散。台灣的日本政府亦注意,趁8月學生暑假返台探親之便,逮捕相關者30多名,以觸犯「治安維持法」起訴,盧鈵欽被判處一年徒刑。

16歲的他在事件後,轉赴日本,進入大宮的京北齒科(一說為東京齒科專門學校),1934年取得齒科醫師資格。返台後,在嘉義東門開設「昭和齒科」,戰後改名「民生牙科診所」。

他在新時代積極投入政治,1946年3月,以第三高票當選東門區的嘉義市參議員,與他符合跨時代背景需求,精通中國話且熱心助人有關。4月,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任幹事兼書記,期許盡己之力,建設三民主義新台灣。9月代表分團到中國廬山受訓。

市參議員任內,關切自來水供給的民生議題;正直質詢國營事業台灣玻璃等機構的貪污事件;批評憲兵紀律敗壞的問題。

1947年228事件發生時,正與民政廳長等人赴阿里山考察,回鄉後發現呈無政府狀態,國府軍以迫擊炮向市區砲擊,民眾傷亡、局勢紛亂。遂商請阿里山鄒族高山部隊下山救援,致使國府軍被圍困水上機場要塞。期間公開鼓吹台灣人自治。

他深知中國人的報復心態,要妻子林秀媚(嘉義首富林寬敏後代)與小孩暫避風頭,自己則堅守民意代表崗位,要營救到水上機場議和卻被扣留的和平使,以緩頰衝突減輕市民傷亡,不料反遭捕、酷刑毒打、構陷「叛亂主謀」罪名。

3月25日,遭第三批槍決於嘉義火車站前。寫在香煙盒紙的遺書,表現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灑脫。妻子在他的墓碑刻著「死在歷史上」,肯定他的作為。

不分時代反威權,追求自治、與原住民攜手抵抗國家暴力,是無私奉獻生命的鐘鼎大丈夫。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台灣平埔媽-金娘


平埔族母親和小孩,1871年由英國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oson)攝於木柵(現高雄內門)。圖片來源:Wikiwand

 /贊郎

2022-03-23 

乾隆自號十全老人,將平定於1786年(乾隆51年)彰化縣大里杙(今臺中市大里區)起義的林爽文事件列「十全武功」之一。

清領時期,治台貪官苛政橫行,因此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的說法(台灣史研究者張菼統計,清領台灣211年之中,民變計116次),其中以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事件最著稱,而林爽文事件規模最大,歷時16個月。除了諸羅、府城、鹿港,幾乎擴及整個台灣西部(清治不及東台灣)。林爽文兵敗,乾隆要福康安詳細報告林爽文被捕神情動作,將林爽文押至北京凌遲剮三千六百刀而死。

2022-03-21

聖山紀念碑巡禮-愛鄉愛民的勇者-林界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03

(1910-1947)高雄人,高雄苓雅區區長、《台灣新生報》經理兼任印刷廠與印報廠廠長、視察。

公學校畢業,另在私塾學習漢文。專長機械領域,在產業發達的高雄新濱町「新和鐵工場」(1928年成立)任師傅。後於台東都蘭庄的「東台製糖合資會社」(1937年成立)任工務主任。1940年帶領家族兄弟創設黑板組鐵工廠,承包政府工程,建設油槽、油管配接等。

戰時「疏開」到鳥松鄉,適逢瘧疾流行,他為人厚道發心自費向政府申購奎寧藥品轉發給鄉民。

戰後投資碾米廠、任省技術團顧問。1946年任「台灣光復會」副會長。8月擔任《台灣新生報》經理兼任印刷廠與印報廠廠長、視察,常遊走全台。熱心於政治與文化等公共事務,11月獲任苓雅區第二任區長,屬為民爭取權益的「大砲型」民代,卻因此成為高雄10區區長中,唯一命喪於228者。

228蔓延至高雄,軍、憲、警相偕走避。3月5日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下令砲擊市區。高雄228處理委員會因應成立,決定由各區組織治安隊,由區長負責維安。委員會主張和平談判,遂派代表向彭孟緝請願,但他施計拖延至隔日再議,打算待援兵抵達,行使武力鎮壓。3月6日上午和平使代表7人上壽山,區長代表為林界,全數在談判過程遭彭孟緝藉故捉拿,午後軍隊下山對民眾無差別掃射。

林界被關押至3月21日被槍決,遭羅織罪名為「聚集流氓,非法組織保安隊,劫奪焚殺,擾亂治安,提出不法條件,脅迫繳械」的暴徒首犯。

談判前夕,家人反對林界出面,但他認為「已有百姓死在街頭小巷,我若不去,百姓還不知要死多少?」不願無辜民眾受害,基於使命感勇敢前往。以行動表現愛鄉愛民的精神,就是他的標記。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言人所不敢言」的跨世代反抗者-楊元丁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21

(1898-1947),桃園八塊厝(今八德)人,工運領袖、基隆市參議會副議長。

桃園公學校(今桃園國小)畢業,在基隆的煤商大祥行工作,與勞工接觸頻繁,深知社會基層勞動者的辛苦。除同理心外,思考為民眾謀福利,種下濃厚社會意識。

加入「台灣民眾黨」與「台灣工友總聯盟」,投入民族運動與勞工階級運動,有濟弱扶傾的俠義精神。參與社會運動的政治宣講,抨擊政府,先後入獄六次。由他催生的「基隆行商自治協會」與「瑞芳農民協會」,是台灣民眾黨基隆支部的外圍團體,蓬勃的工人運動,使他躍升為工運領袖。

1928年底,台灣總督府變相的鴉片漸禁政策,台灣民眾黨向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檢舉,並積極在全台發表批判鴉片政策的演講與印製宣傳單。1930年總部派員來台調查,引起國際注意。遭日本政府嚴厲追究,楊元丁一肩扛起傳單宣傳責任,入獄284天。

戰後施政不當,缺糧且米價高漲。1946年2月,楊元丁召開講演會,促降米糧價格並呼籲政府不要讓人民失望。3月,他當選基隆市參議員,並被推為副議長,抱持不可糊塗從政、探察民間疾苦且革新除弊,言人所不敢言為己任。經常接獲民眾陳情,投訴外省籍官員侵佔貪污情事,他為民喉舌嚴詞質詢官員,得罪不少當道者。

4月,籌組「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擔任常務理事兼文化組長,承繼反抗殖民統治的革命精神,批判政府政策,雙方關係緊張。除了時政,也留心國際情勢的發展,針對澀谷事件宣判日警無罪決議電外交部強硬交涉。

1947年228事發,3月1日,他主持參議員及民眾代表組成的緊急臨時大會,成為意見領袖。挺身解決基隆米荒問題,卻被軍警拘捕,未經審判即行槍決於基隆碼頭,身中六槍。

面對政權更迭,始終與民同在,不畏強權,危難發生時仍善盡職責保障市民生存權。為民謀福、堅守公義挺身抗暴,是跨世代的人權守護者。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民報】228專題-人物篇/伊能靜的外公、跨世代的反抗者-楊元丁


 

聖山紀念碑巡禮-慈悲喜捨.濟世名醫-郭章垣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6

(1914-1947)嘉義溪口人,宜蘭醫院院長,醫術精湛的名醫。

父親郭榜是代書,郭章垣是長子,日本名廣澤讓二。1942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醫科,在母校附設醫院擔任外科醫師與講師,接受嚴格訓練,有精湛的外科醫術。戰時內地醫師缺乏,他被安排當醫局長,負責院內的外科醫務和事務工作。

為日本著名農業專家兼化學權威鈴木梅太郎,執刀腸扭結手術成功而聲名大噪,使高齡的鈴木博士得以在1943年4月受頒「文化勲章」。

1946年2月返台,考量家族負債因素,選擇省立宜蘭醫院(今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院長的職務。4月到任,面臨政府無能、貪腐衍生的問題、公共衛生崩潰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救援物資被官員壟斷與搶劫的大環境。

醫院宿舍戰時被盟軍轟炸受損,他讓出院長宿舍給醫護人員,自己借住仍有空位的市政府宿舍。政府發不出薪水給醫院,他向妻子林 (雲林土庫人,地主後代)借錢代墊薪水給員工。

公衛制度被國府打破,霍亂傳染病流行,他建議針對垃圾處理問題著手,經費卻被外省籍市長朱正宗「劫收」;另生魚檢疫管制提議,市長為避免與商人對立,把責任推給郭章垣。要救濟貧困人家的美援民生用品,被市長私吞當成另類所得來源,他為此憤怒跟市長拍桌。他以人民福祉為出發點的正直作為,成為惡吏的眼中釘。

1947年228事件發生,他不分省籍醫治受傷的學生。3月5日,他被推為宜蘭228事件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思索維持社會治安和分配工作,自己負責醫療,地方治安則交由學生隊管理。雖曾聽友人勸告暫避風頭,但自認行事正大光明且有責任處理事務而回醫院。豈料3月18日凌晨被持槍軍人毆打、蒙眼強押走,隔日被發現遭槍決埋於頭城媽祖廟前。

他解決問題有擔當,疼惜人民,為民爭取權益,不計代價不怕困難。挺身反抗威權,醫人醫世,是台灣人效法的典範。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2022-03-19

聖山紀念碑巡禮-反制暴政.志行剛烈的勇者-陳復志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28

(1911-1947)嘉義人,三民主義青年團嘉義分團主任。

本名陳士賢,少年時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受到差別待遇,日本東京神田大成中學畢業後,憤而轉到中國讀軍校,改名陳復志,經歷排長、副連長、連長。

戰後,回台擔任國防部參謀,因不願逢迎巴結,官階無法晉升。他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組成分子多為抗日者、具中國經驗者,以因應戰後重建工作與維持社會秩序,亦是官方、民間的溝通橋樑;處理國府「劫收」弊病時,常與外省籍官員、軍警憲兵發生摩擦。他回鄉任三青團嘉義分團主任,親自視導下轄20多區隊團務;利用晚上義務教授市民北京話,以降低台灣人與中國人的隔閡。

待人和氣,經常接濟貧困;但疾惡如仇,毫不隱諱檢舉憲兵隊貪污、舞弊行為。

228事件發生後,由於軍人與語言背景,被推為「嘉義3.2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嘉義防衛司令部」司令,與外省官員交涉,以維持治安、保護人民、防衛機場國府軍隊攻擊。亦曾公開鼓吹台灣人追求自治、當家作主。

他被推為談判主席代表,初次和談後,染上瘧疾在家休養。後考量水上機場軍隊將進攻市區的急迫性,為避免市民傷亡慘重,即使深知中國鬥爭文化,仍抱病前往。妻子蔣佩芝曾要他走避,他卻回應「我不出去講誰出來講話,嘉義人死得太多了」回應,始終牽掛故鄉子民。

3月11日,8位和平使到水上機場談判,過程中陳復志大聲指責軍人並撻椅撻桌維護市民權益,他與市參議員潘木枝、陳澄波、柯麟遭拘捕報復,成為最終回談判。3月18日,陳復志被單獨遊街示眾後槍決在嘉義驛前。他以軍人身分力求和平之道保全故鄉,成為殺雞儆猴的指標人物。

不畏強權,志節撼天,保鄉愛民,乃抗暴英雄,剛烈不阿之真修行。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Taiwan Stand With Ukraine 遊行(台北場)


烏克蘭鄰國波蘭,無上限收容難民,令人敬佩。更多照片

/ 贊郎

2022-03-15

2022.03.13 俄國侵略烏克蘭 Day18

戰爭繼續蹂躪烏克蘭城市包括學校、醫院、民宅、人民。

這天,人們在大安森林公園聚集,經過新生南路轉仁愛路,走到凱達格蘭大道。

這次集會很國際,來聲援烏克蘭的人除了台灣人,有來自香港、圖博、新疆、烏克蘭、俄國、波蘭、菲律賓、中國等等國家的人,同聲譴責普丁發動侵略戰爭。若只譴責「戰爭」是太輕忽,這個戰爭的本質是百分百對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侵略。這集會是對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的呼喚,對良知的呼喚。在台灣的我們有過苦難的歷史,對烏克蘭的遭遇深有同感。

聖山紀念碑巡禮-實踐上帝之道.赴義犧牲的天使-蕭朝金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25

(1907-1947)彰化社頭人,高雄岡山教會牧師、三民主義青年團岡山分團負責人。

父親蕭明爐是熟識草藥的鄉間醫生,亦是虔誠的基督徒,在中部進行醫療傳道工作。蕭朝金是次子,年幼喪父,家境貧困,自小打工幫忙家計。跟隨母親定居台南善化。

他以堅定毅力、優秀資質通過通信教育高中資格檢定考試,再報考台南神學院,畢業後歷任台南南門教會傳道師、牧師,再轉任高雄岡山教會牧師。

他參加「台灣文化協會」的文化宣講,鼓吹以平等為出發點的台灣民族運動,並熱心於社會公益。是一位能言善道的傳道者,擅長運用比喻導入正題演說,深入淺出、言而有物,得到聽眾的熱烈回響。成為岡山活躍的名望人士。

戰後初期,集結具正義感與行動力的人民,維持國民政府來台前的空窗期。他投入三民主義青年團高雄分團部,任岡山區隊長,期待「建設三民主義新台灣」。

國府來台,台灣人逐漸看清接收者「劫收」的本質與行徑,徹底失望。1947年228事件爆發,他以傳道人的角色,勸年輕人要謀定後動。另方面,岡山教會收留因交通停滯無法回家的學生與人群,卻因此被懷疑聚眾滋事、收容暴徒。

3月10日,教友勸他走避,他以「我又沒做什麼代誌〔事情〕,我是一個傳道人,就是伊抓錯人,那也是誤會,解釋一下就好。」拒絕,不久即被士兵帶走。

被關在岡山警察局拘留所期間,他不為自己禱告,反而日夜為台灣及人民祈禱:「上帝啊!你要保佑台灣人。現在台灣人正遭逢災難,祈求您讓台灣的明天能更平安、更幸福。」

3月17日赴義前,手腳皆被鐵線綑綁,遭國府軍隊要求跪下時,曾言只敬上帝不跪人,遂被槍托重擊毒打,以坐姿遭槍決。妻子李錦棉(善化人,女傳道)見證他的鼻子與耳朵均被割下。家屬之後收到「蕭朝金無罪」的文書。

他遵循真理、貫徹基督意旨,為蒼生請命,在暴力脅迫下堅定不移,是赴義犧牲的天使。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2022/3/17增補
「重返岡山二二八」王順調目擊見證:「消失的台灣菁英 蕭朝金牧師」
附帶: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岡山教會牧師蕭朝金(李筱峰 陳孟絹/玉山社出版)

 

聖山紀念碑巡禮-教育牧羊人-陳能通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31  

(1899-1947)台北水返腳人(今汐止),淡水中學校長。

1927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物理系畢業,返台後在淡水中學任教、結婚、擔任淡水教會執事。他是基督徒世家的第三代,感於福音使命與神學知識的重要,1937年至東京神學校進修。

沉穩的條理分析風格,展現在作品之中。他擅長運用科學解釋自然界的現象,並闡述聖經裡的話語,彰顯造物主的大能;也藉由探索科學,進而辯證自己對信仰的堅定。

1940年攻讀神學畢業,持續從事教育工作,任教台南長榮中學(前身長老教會中學)、兼任台南東門教會傳道師。1942年任台北神學校(今台灣神學院)代理校長。1944年擔任台北宮前女學校教務長,是提高女信徒就學率和栽培女宣道人才的機構。

1945年11月,擔任淡水中學(今淡江高中)教務主任,與校長林茂生搭配。1946年5月,陳能通接下校長職務,此時接管台灣的國府獨裁、社會混亂,學校面臨經費不足、師資缺乏的困境,但他仍在刻苦之中多方奔走尋找資源以穩住校務,確保長老教會學校的自主權。

8月「台省第一屆青年夏令營」在淡水中學舉辦,夏令營兼主任為陳儀、副主任為柯遠芬。陳能通想把日治時期學校留存的軍訓槍枝交給柯遠芬處理,但他以日後還有軍事訓練課程為由寫字條要學校保管槍枝;另柯遠芬亦要求在校內蓋中國式八角涼亭,被陳能通以此構想與歐式設計的校園景觀不合且經費拮据為由婉拒。

228事件波及淡水時,他在3月初做出停課決定,要學生暫避紛亂。然而3月10日未及返家的學生郭曉鐘,在淡水街上被軍隊無故射殺身亡。他與校內的體育老師兼訓導主任黃阿統,將學生遺體運回學校。

3月11日清晨,軍人抵達校長宿舍強拉走陳能通,連同父親陳旺、黃阿統皆被帶走。遭綑綁於淡水沙崙海水浴場的樹上整晚。陳能通與黃阿統之後下落不明。國府事後羅織兩人罪狀為煽動學生暴亂。

以傳道、教育為終生志業的陳能通,總在艱困時期扛起重擔,教育家的特質,即使面對強權也使命必達、以理服人。典型的學者、認真的思想家,他是上帝的牧羊人。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民報】帶學生避禍228 自己卻難逃一劫~淡水中學校長陳能通

2022-03-16

聖山紀念碑巡禮-悲天憫人的正義使者-吳鴻麒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14  

(1898-1947)桃園中壢客家人,法官。

父親吳榮棣是清領時代秀才,生有八子,在學界、醫界、政界各有成就。吳鴻麒是次子,與弟弟吳鴻麟(醫師,其子吳伯雄曾任國民黨主席)是孿生兄弟。

吳鴻麒,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任老師,後相繼到中國、日本讀書。1928年日本大學法科畢業,1930年通過司法科高等考試,取得律師資格,常為鄉民打訴訟官司受到敬重。當選多屆台北辯護士會副會長。

精通客語、台語、日語、北京語的背景在戰後受重視,出任台灣高等法院推事(法官)。1946年2月,與法院同仁合著《中華民國六法全書》,是當時的法律寶典。

經手多件受矚目案件。被任命為戰犯審判官,4月審判台灣末代總督安藤利吉等人。7月發生「迎(むかえ)婦產科」醫療糾紛事件,據傳因審判此案,得罪軍方背景的家屬,以致遭藉機報復。11月的「員林事件」,是台中法警前去員林的台中縣警局拘提濫權的警員,卻反被警察槍殺,亦由他調查、問案且加重判刑,再度成為眼中釘;然國府卻以大赦令免訴外省籍被告,法治崩壞,引發社會輿論抨擊。

1947年1月,在廣播電台講解《憲法》對人民權利義務的保障。感嘆外省籍司法人員無法律素質的亂象。憂慮米荒造成物價飆漲與社會經濟問題,影響基層人民生活困苦,預料會暴動。

228事件爆發後,他任處理委員會法院組委員,察覺人民處於無兵力與財力的狀態。友人林桂端律師被憲兵帶走後失蹤,他曾預言自己也將遭難。果然3月12日,在法院被便衣人員以「柯參謀要請你去談話」為由帶走。3月16日,遺體即被發現在南港橋下。子彈貫穿頭部是致命傷,離奇的是臍下與足股曾遭嚴重刑求,睪丸破。妻子楊治請人拍下遺照,留下他被國家暴力屠殺的強而有力證據。

他敏銳觀察社會變動,以公正執法制裁違法亂紀,為人民主持公理、捍衛司法,是悲天憫人的正義使者。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4)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5)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6)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7)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8)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9)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10)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11)
見證1947-吳鴻麒日記(3/13)

聖山紀念碑巡禮-棄醫學法.公正不阿的砥柱-林旭屏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22

(1904-1947)台南州東石郡(今嘉義東石)人,專賣局煙草課長。

父親林純卿經營漢藥店,設私塾教授漢文,任樸仔腳庄長、港墘區區長。林旭屏為獨子,跟隨父親學習漢文,9歲進入樸仔腳公學校(今朴子國小)就讀,16歲考入台中高等普通學校(今台中一中),21歲考取日本京都第三高等學校。後同時考上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和日本醫科大學,認為讀法律才能幫助台灣人,捨醫讀法。

1931年通過高等文官考試行政科,1932年又通過司法科高考。接著至1944年的12年期間,成為四處遷調的公務員。歷經台灣總督府的文書課、山林課、遞信部;屏東市助役(相當副市長)、竹南郡守;專賣局煙草課課長等。任地方理事官時,致力民生基礎建設、農務栽培。是高階官員中少數的台籍人士,工作認真、性情耿介、為官清廉。

1944年戰況吃緊,被任命為印尼中部爪哇參事官,1945年改調總務長的司政官。8月戰爭結束後流落在南洋,至1946年7月才得以返台。

經東大學長朱昭陽(延平學院創辦人)推薦任專賣局煙草課課長,是局中台籍人士位階最高者。國民政府的專賣局是弊病叢生的貪污單位,被設計成特有的壟斷制度,從中掠奪財物。不願同流合污者如林旭屏,被視為眼中釘。

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他與台籍員工因應外省籍員工跑光的空窗期,負起責任、照常處理公務,卻遭局裡田經理質問「有一封匿名投書,說林旭屏以下之台灣人,企圖占有公賣局。」醫學博士杜聰明曾告誡他暫避風頭,但他以未做壞事、躲避反而有嫌疑為由拒絕。

3月15日,戒嚴的寒冷夜晚,持槍外省人以「局裡田經理請林旭屏先生去一趟」為由,強行將他押走。留給家人的遺言是「我並沒有做壞事,法庭自然會還給清白,你們在家裡安心等就好。」17日,魂斷南港橋下。

具法學素養,為官公正清廉,盡心為民服務,遇動亂仍堅守崗位。與民同在,始終秉持公理法治處事原則,遭忌被害,乃忠義證道者。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仁心仁術無國界的醫德典範-簡錦文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7

(1924-1947)基隆人,基隆要塞司令部軍醫。

雙溪山中小村莊的青年才俊,基隆中學畢業後,於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習醫,該所主要研究熱帶的醫事、藥事、衛生等事務,專門製造各種血清及菌麴,由於熱帶醫學與相關疾病的醫事背景,簡錦文於二戰時被日本政府派往衛生條件極差的婆羅洲擔任助理軍醫,支援醫療,他對俘虜營不同國籍的病患,皆能秉持醫療專業,不分彼此專注救治,博得尊敬,卻引起上級不滿。

終戰後原任基隆市衛生院檢驗員,繼而轉職擔任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軍醫中尉,後接獲基隆軍醫主任命令,轉往淡水要塞總台部赴任,還未赴任就因228事件爆發而耽擱,3月2日有受傷的國軍(國府軍人)至總台部求醫,雖遭某軍醫阻止治療,簡錦文仍以關懷生命的立場,堅持施作緊急醫療,以致得罪當局。

簡錦文平時在家鄉行醫助人,許多居民皆受過他的照顧,甚得人望,因而招忌,由於擇善固執,仁心仁術,不為上級所喜,又因人緣甚佳,普獲愛戴,故於3月15日火車復駛後到軍隊報到,被奸人設計,舉報為共謀,而一去不回,家人於一年後收到「煽動故鄉暴動、主謀叛亂」,已被槍決的公文。有人不忍心才偷偷將埋屍之地告訴簡錦文的家人。

簡錦文,在戰爭前後秉持醫生的天職不分國別行醫救人,即使面臨威權威嚇仍依道德勇氣與良知行事,深受病患敬重。他堅持人道精神、維護人權無差別心,是醫者無國界的大愛修行楷模。


延伸閱讀:
橋之思—簡錦文
(2022/3/14增補)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柔情鐵漢.硬骨精神-張雲昌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24

(1916-1947)花蓮玉里人,台灣水泥廠秘書、教師。

本姓溫,過養張姓人家,養父是日治時期的保正(相當於現在的里長),經常為鄰居排解困難頗具聲望,他熱心助人性格,影響張雲昌。

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8年改名台北師範學校)畢業,1936年被調派宜蘭三星鄉大洲公學校任教,歷經利澤簡、羅東公學校(1941年改為明治國民學校)的教職兼訓導至戰後。為栽培學子,免費替有心向學準備考高等學校的學生補習。儘管教師薪資不差,由於他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苦,家中經濟並不寬裕。

終戰初期,縣府擬請張雲昌接掌校務、任校長,但他基於教職的責任感、有始有終而婉拒。後因幣制改變、通貨膨脹,考慮家計決定轉業,考取台灣水泥公司(台泥)與台灣鳳梨公司(台鳳)的公職,為節省開銷,就近選擇台泥(原台灣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蘇澳廠秘書與福利社主任的職務。

台泥廠長馬昭乾赴台北洽公,在228事件發生後,交通中斷留滯台北。水泥廠因應突發狀況成立處理委員會,推張雲昌為秘書,維持工廠正常運作與保護藏匿於此的外省籍人士。

他剛正清廉、秉公處事,遭因細故而懷恨在心的外省籍主管具名檢舉,一為王姓電氣主管要霸佔其他單位椅子的情事;二為杜姓副廠長要求他破例降低米價給自己,而他堅持一律平等的原則拒絕;三為任姓主管臨時要他擔任訂婚儀式介紹人被拒。

友人曾警告他要避風頭,他以「不會有代誌,我做的都是正當的代誌,公事歸公事,私下我未曾跟人冤家」為由,自認公事公辦私下未與人結仇而拒絕。

3月16日,他在家被持槍軍人捕捉,要脅說出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名單,平時交遊廣闊的他,答以「不知道,知道也不會講」,被軍人以刺刀處決,身上財物全不翼而飛。

他剛直磊落且矜恤弱勢,用心栽培貧困向學的可塑之才,面對危難也不出賣他人,展現無堅不摧的硬骨精神。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2022-03-14

柯文哲宴請中企名單曝光 他籲該關切中企所涉「經營項目」

陳子瑜強調,注意到關鍵字了嗎?「風電」,蔡英文政府能源轉型重點產業之一;有沒有可能、在台灣友善人士的協助下,讓中國企業能夠找到方式,投資台灣的風電產業,並且取得關鍵資料或數據?

陳子瑜說,他相信這是比「哪些中國企業高官吃飯」更值得注意的地方。

 柯文哲(見圖)宴請中企高層名單曝光、引起討論,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陳子瑜提醒,應該關切這些企業所涉「經營項目」。(記者廖振輝攝)

柯文哲(見圖)宴請中企高層名單曝光、引起討論,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陳子瑜提醒,應該關切這些企業所涉「經營項目」。(記者廖振輝攝)

/自由時報
2022/03/14 18:46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柯文哲宴請中企高層名單曝光、引起討論,台灣基進新聞部副主任陳子瑜提醒,名單或是否具共黨幹部身分,不用太過關鍵,真正要關切,應該是這些企業所涉「經營項目」。

木刻版畫-抗爭的藝術


中國版畫家黃榮燦,以《恐怖的檢查》版畫,紀念228的歷史傷痛,後被槍決於白色恐怖。圖片提供:李筱峰

/ Cathy | 贊儀

2022-03-14  

知道228的人,想必大多數都看過這幅畫《恐怖的檢查》。第一次看到這幅畫很震撼,簡單的圖像清清楚楚的讓人秒懂228當時的氛圍。

前一陣子聽到podcast"來自五星的你",訪問一位流亡海外的異議藝術家巴丟草,在節目裡他談到德國的珂勒惠支女士是一位左翼藝術家,用畫作表達生活在貧民窟裡的人民的苦難。珂勒惠支用木刻版畫作畫,因為版畫成本低有紙就可以大量印刷,然後分發給窮人,不用到畫廊才可以看的藝術品,成為抗爭的藝術,窮人拿著畫就上街可以完全表達政治的訴求。

中國知名作家魯迅在看到珂勒惠支的作品,決定引到中國,影響了後來中國左翼進而有了新興木刻運動的發展。而黃榮燦,他受到魯迅精神以及時代浪潮的感召,也在這時期加入了木刻版畫運動。

近來台灣逐漸得到國際的矚目聲援之際,中國亦不停歇對台灣文攻武嚇,看到台灣一些藝人、運動選手拿了中國好處,還不忘配合中國統戰說出「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掌權者尤其是極權的國家,都知道要控制民眾知的權利,否則也不會有消失的二二八菁英及被白色恐怖的黃榮燦們了。

想想此刻正在發生的烏俄戰爭,看看身為母親的珂勒惠支,因為戰爭帶來的傷痛創作出的藝術;很慶幸身為台灣人,我們被為台灣犧牲奉獻的英雄們正氣護著,今年是228大屠殺75週年,希望台灣早日完成轉型正義,建立民主台灣國。


延伸閱讀:

二二八的代表版畫,他用生命刻出人們身上的恐懼──黃榮燦的〈恐怖的檢查〉
珂勒惠支:以母愛的名義,抒寫如痼疾般苦痛
臺南研究資料庫/共時的星叢

聖山紀念碑巡禮-鐵血護衛公義的檢察官-王育霖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16

鐵血護衛公義的檢察官-王育霖

(1919-1947)台南人,檢察官。

在台灣菁英就讀的台北高等學校畢業後,考上東京帝國大學法律系。就學時期於1943年考取日本高等文官司法官考試,被日本第二大法院「京都地方裁判所」任用為檢察官,是首位當日本檢察官的台灣人。

「讀法律才能向日本人爭取到台灣人應有的權利」是他的職志,使命感促使他照顧台灣留學生、戰時陳情救濟台灣人等。

心繫故鄉的他,於1946年2月返台,基於司法官迴避本鄉原則,到新竹地方法院擔任檢察官,行事風格公正清廉、不懼權勢。偵辦兩個貪污案件最為人知,一是官商勾結走私米糖到中國的「新竹船頭行案件」,二是市長郭紹宗貪污美援奶粉的「粉蟲案」。在中國官員藐視司法審判權的囂張行徑下,王育霖被迫去職。對國府司法體制失望之餘,他立志改革司法,為弱勢者發聲。

申請律師執照期間,擔任台北建國中學教員與社會輿論要角的《民報》法律顧問。另於1947年1月出版日文版與漢文版的法學小冊《提審法解說》,綜合法律理論與實務經驗撰寫,論述政府拘留犯人的程序議題。

228爆發後,3月14日午後,他出門欲幫學生時期的英文老師George Kerr(喬治.柯爾,時任美國駐台大使館副領事)離別送行。返家取物,隨即遭數名持槍便衣違法拘捕,連同衣物錢財一併被帶走,自此消失。

他優異的表現,推力來自於原生家庭複雜的因素,而其所言「人不能向命運屈服,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難」的人生觀,亦是台灣建國路的最佳勉勵。


王育霖的兒子王克雄、王克紹,在2017年出版《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一書中,揭露更多不為人知的史料,指出王育霖在新竹承辦的三大知名案件為:

一、新竹船頭行案
二、新竹鐵路警察貪瀆案
三、新竹市長郭紹宗貪瀆案

上述的第三個案件,由於當年受訪的陳仙槎(王育霖妻子)誤把此案與「粉蟲案」混為一談,造成後續研究有誤。

「新竹市長郭紹宗貪瀆案」指的是「空軍第26地勤中隊把日軍留下的庫存乾麵包、鳳梨罐頭等食品移交新竹市政府,規定分給貧民及學校員生,結果卻發現在市場賣。空軍就向新竹地檢處告發,請求查辦。」

在此補述。

資料來源:王克雄、王克紹,《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頁54-57。


延伸閱讀:
《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新書發表會
20151227 台灣神王育霖兒子(王克雄、王克紹)參訪聖山
聖山簡介

2022-03-13

聖山紀念碑巡禮-大無畏的行俠仗義者-湯德章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0  

(1907-1947)台南楠西人,律師、台南市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主任委員。

台日混血兒,父親坂本德藏是日本警察,母親湯玉是台灣人,育有湯柳與湯德章,姊弟從母姓。父親擔任南化竹頭崎巡查,於1915年噍吧哖事件身亡。

湯德章的形象是「為人勤勉誠實,做事有魄力、負責,有點不修邊幅,但有抑強扶弱之氣慨」、「看似吊兒郎當未認真讀書,卻是絕頂聰明一舉考進台南師範」。

1934-1935年擔任台南警察署的警部補,之後升遷。血統因素、台灣人認同,讓他有志難伸。在日籍鹿沼醫師輾斃台灣青年卻利用特權免責,湯德章主張追究到底未果,離開警界。於日本刻苦留學,考取司法科與行政科的高等文官司法人員考試後返台,擔任律師,為台灣人伸張正義。

戰後,在台南更為活躍,受託案件以調解為原則;常只酌收廉價的訴訟費用,或義務辯護以回報昔日窮困潦倒被關照的恩惠。被推任台南市南區區長,於霍亂流行時,基於保障人民健康,要求衛生局進行防疫工作,被外省籍官員拒絕後以辭職抗議。因「當中國官一定在心理上要做貪污的準備,我不願埋沒自己的良心」而拒任陳儀推薦的台灣省公務員訓練所所長職位。

1946年底,擔任民間團體「台南市自由保障委員會」主委,決議「市民如有被妨害自由事件發生時,可用口頭或文書告該會,由該會調查後負責代訴云」。在時局紛亂之際,盡己力保護人權。

228延燒至台南,他被推為228事件處理委會治安組長。運用警界的人脈關係,找來角頭溝通、平亂。出面接收武器,未料反被官方要求交出與會名單。以武術抵抗拒捕之際,焚毀參與228的社會人士與學生名冊。

在監獄遭刑求,仍堅拒供出名單。臨刑拒絕下跪,高喊「台灣人萬歲!」聲中被子彈貫穿,仍昂然挺立許久。

維護正義的警官、捍衛人權的律師,以無堅不摧的道德勇氣行俠仗義救台南,大無畏精神永留後世。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湯德章 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新書發表會
【民報】仗義執言、不畏權勢的律師湯德章

司法人物誌 NO.6:實踐正義的人權律師:湯德章


 /司法院

2021-02-27

【司法人物誌 NO.6:實踐正義的人權律師:#湯德章】​

2020年,廣受矚目的群眾募資救援台南友愛街 115 巷 11 號民房,在群眾的努力下順利達標,這棟建築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代表臺灣人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湯德章先生的故居。​

在二二八事件中,湯德章被推舉為治安組組長,維持台南當地的治安,卻被指控「率領學生占領警察局」而被軍事法院以叛亂罪處死,在遭受酷刑後被反綁雙腕,背上插著書寫他日本姓名坂井德章之木牌,綁在卡車上遊行臺南市區後,被押赴臺灣文學館前的湯德章紀念公園(當時稱民生綠園)公開槍決,當時他才 40 歲。​

#貧困卻不低頭的少年​

坂井德藏是馬關條約後奉派來台的警察,與在台南南化替人縫紉為生鄒族原住民湯玉,於 1907 年 1 月 6 日生下湯德章。但坂井德藏在#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中殉職,湯德章過繼母系從母姓「湯」。​

2022-03-12

聖山紀念碑巡禮-為民喉舌.大愛無畏-阮朝日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1

(1900-1947)屏東林邊人,《台灣新生報》總經理。

就讀東京高輪中學時,對汽車製造業有興趣,曾於「自動車會社」半工半讀。1926年自福島高等商業學校畢業。返台即展現商業長才,同年擔任家族企業「長福商事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董事長);與屏東名流合股創立「屏東信託株式會社」(台灣三大信託之一)任代表取締役與常務取締役(董事長兼常務董事)。1930年當選林邊庄協議員,排解不同族群間的糾紛。

1932年《台灣新民報》改為日刊發行,他於此加入為民喉舌的報界行列15年,任職過販賣兼廣告部長,1937年轉任印刷部長,1939年當選監查役(監事)。該報勇於批判政府,且提出政治主張與文化啟蒙的理念,宣揚民主及自由思想。報社在戰後被改組為《台灣新生報》,他應聘為總經理。

他多角化經營事業,橫跨金融、媒體、實業界。因喜愛器械產業,於1938年與友人開設木炭瓦斯發生爐製作所,以因應戰爭汽油短缺的情勢,此發明受到熱烈報導,後改組「朝日式木炭瓦斯發生爐自動車株式會社」獨資經營,台北市尹(市長)座車即由他的會社製造。

此外,諸多義舉有:在家鄉,資助窮苦人家、捐地建置小學;於戰後,集資修建盟軍在「531大爆擊」炸毀的總督府;以民間力量組成「台灣海外青年復員促進委員會」,與聯合國救濟總署聯手助台灣人日本兵回台等善舉。

228發生後,3月12日午後,在家中被穿中山裝人士以「報社有事」為由帶走,從此失蹤。綜觀平時報導真相、批評時政、照顧遭棄的台籍日兵等正向作為,卻被國府指控成「利用報紙從事煽動群眾,挑撥離間軍民情感」的罪狀。

臨失蹤前,拒絕家人要他暫避風頭並回覆「我又沒有犯什麼罪,為什麼要逃?」展現多桑世代「修身」教育的人格特質。他的慈愛,影響長女阮美姝誓言踏尋228資料,為後世保留史料,延續他的大愛無形資產。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耗盡半生追228真相 阮美姝辭世

 

聖山紀念碑巡禮-為仁行動.為義發聲-吳金鍊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3

(1913-1947)台北人,《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

父親是船長,在海難中身亡,自小由母親扶養長大,家境不富裕,但喜愛讀書。

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考入日本東京青山學院文學部,1934年畢業返台,進入當時推動台灣民族運動、政治運動的機關報《台灣新民報》工作,戮力宣揚民主與自由思想,可見他推助台灣社會運動、與民同在的意向。戰後出任改組的《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

他關懷弱勢,曾資助報社人員赴日求學、幫助貧困者、到警察局替有難者說情。戰後,台籍日本兵被國府視為敵國(日本)之民冷落並仇視,他和友人集資以民間力量組成「台灣海外青年復員促進委員會」,與聯合國救濟總署一起幫助戰後流落海外的兵員回台。具人道主義胸襟。

面對新政權,台灣人尚未熟悉北京話文,《台灣新生報》在過渡階段有日文版與漢文版兩區塊。日文版多留用原《台灣新報》的台籍人士,敢於報導時政及社會不公義之事,並抨擊執政者的缺失,與政府立場對立。漢文版則任用新進外省籍記者,薪水比本地記者多一倍,形成差別待遇。

陳儀以台灣人慣用日文是奴化象徵為由,短時間要「中國化」,不顧反彈聲浪,1946年10月,禁止報紙雜誌使用日文。《台灣新生報》日文版遂被廢除。

1947年2月27日,台北延平北路發生緝煙血案,吳金鍊借給群情激憤的民眾鑼鼓,以助長聲勢。《台灣新生報》以日、漢文版忠實報導228事件並要求當局檢討(日文版趁機恢復)。3月12日,他在報社被人強行押走,失蹤。後被國府指控「陰謀叛亂首要;利用報紙從事煽動群眾,挑撥離間軍民情感」的罪跡。

他善盡媒體工作者職責監督政府,無懼打壓,伸張正義、捍衛言論自由、濟眾救民,是民主、人權的先鋒。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淌血保台的抗暴急先鋒-張榮宗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09

 (1907-1947)嘉義人,朴子鎮副鎮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朴子區隊區隊長兼《和平日報》東石分局長。

祖父輩是大地主,父親張捷三是漢文私塾老師。張榮宗曾留學日本習醫,熱衷文學藝術創作,並參加台灣文化協會的多項政治、文化啟蒙運動,雖出身富裕家庭的獨子,卻結交「新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等左傾的社會主義友人,曾因領導農民運動而多次進出監獄,亦變賣土地來抵抗殖民統治者。

戰後,張榮宗被派任為朴子鎮的副鎮長,為了傳播民主自由思想,也到東石高級農業學校教導公民課程,並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和平日報》東石分局長。《和平日報》雖然是軍報,但三青團成員多是日治時代社會運動的活躍人士,因此《和平日報》台灣版的內容,經常表現出敢於揭露社會黑暗面的風格,並且對施政缺失與時局亂象有深刻的評論,頗受民眾好評。

228事件爆發後,嘉義朴子呈無政府狀態,富正義感的張榮宗,出面組織一支自衛隊,負責維持朴子治安。雲嘉地區的228抵抗隊伍,除了進行保鄉的工作也互相支援友軍,縱使武器懸殊,仍奮勇反抗殘暴的國府軍隊,顯示出他們拔刀相助的義氣,以及強悍的抗爭特質。3月中旬左右,張榮宗率領的朴子隊,遭遇軍隊埋伏,受難於梅山。

文武雙全的張榮宗選擇與社會基層農勞人士站在一起,爭取權利;組織群眾,自治並保衛家鄉,不畏強權挺身抗暴展現雲嘉地區的反抗精神。在情勢趨於不利,自知無法全身而退後,冷靜的交待家人焚燒可能被國府做文章的資料以免危及他人。為保台護民,展現大愛情操,其義無反顧奉獻生命,是228中部抗暴的熱血豪傑。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林茂生博士紀念碑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4-14  

「林茂生博士紀念碑」碑文

林茂生(1887-1947)台南人,《民報》社長、台大文學院代理院長。

1916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成為台灣人第一位文學士。1927年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1929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是台灣人獲文科博士第一人。他致力於台灣人能在自由環境接受新式教育為目標。1945年10月創設《民報》並擔任社長,起用日治時期活躍於台灣的民族與社會運動者。為民喉舌的《民報》,在國民政府治理台灣所帶來的政治、經濟、民生、社會文化的貪腐情況,有忠實記載並鍼砭報導。他以辦報的方式,盼望對社會產生教育的功能。

林茂生雖消逝於1947年228事件緊接的3月大屠殺,他終其一生奉獻於教育的志業,以報業為台灣人民主持公理、公義的精神,是台灣人應追隨的台灣建國精神。

Lin, Mao-sheng(1887-1947) was a Tainan-born educator, a publisher of “Min Bao” newspaper and an Acting Dean of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1916, he graduated from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and became the first Taiwanese obtained Bachelor of Arts. In 1927, he studie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Then, he earned his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in 1929 and became the first Taiwanese obtained Doctor of Philosophy of Liberal Arts. An open and free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people of Taiwan is his lifetime aspiration. In October 1945, he founded “Min Bao” and employed activists of Taiwan national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Min Bao” documented faithfully and reported critically on the problems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corruption inflicted by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doing so, he hoped to educate people an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he crux of the problems.

Although he died in March Massacre soon after 228 Incident, his lifetime devotion to education and his journalistic free spirit of upholding truth and justice for the people of Taiwan are the spirit of building up Taiwan nation that people should follow.
 

2013-02-28


延伸閱讀:
【好文精選】校園與社會的教育家林茂生
專訪/林茂生女兒林詠梅建言蔡總統,盼推「台灣正名」
聖山簡介

2022-03-11

聖山紀念碑巡禮-儒雅勇者.開拓台灣金融基石-陳炘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30  

(1893-1947)台中大甲人,大東信託株式會社、大公企業公司創辦人。

父親陳鳳是大地主,陳炘為四子。幼時在家受漢學,1906年入大甲公學校,聰穎用功,跳級升班。1909年考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北師範前身)。1913-1914年返鄉任母校教員。

後赴日考取慶應義塾(慶應大學前身)理財科,奠下往金融界發展的基礎。投入民族運動,成為留學生領袖,被推為「東京台灣青年會」會長,也是「新民會」創會會員,參與《台灣青年》的編寫。1923年赴美吉奈爾學院,短暫攻讀經濟學和商業管理,被稱為「從東京來的紳士」。一學期後赴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就讀,仍專攻經濟學。1925年獲碩士返台,學歷優異。

除任「夏季學校」文化運動的經濟學講師,更致力於本土金融事業開拓的創舉。1926年底創辦「大東信託株式會社」,以民族資本組織信託業,被視為「台灣運動的金庫」,林獻堂為社長、陳炘為專務取締役(總經理),力爭台灣人經濟權益自主。1934年,大東信託位居同業中成績最優者。

戰爭結束前數月,對時代脈動敏銳的他曾言「說不定以後會更苦,我們要有覺悟」,以審慎的態度觀望新政局來臨。

1945年8月15日終戰,他發起「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在政治真空時期,擔負維持社會秩序和治安的任務。9月在赴京滬見聞的會議,談及江浙財閥的橫暴作風,期力振台灣本土企業以對。有感於國府將壟斷台灣經濟,1946年2月,他積極推動的「大公企業公司」創立,任董事長。被陳儀視為肉中刺。

3月,陳儀以他涉嫌參與辜振甫等人的台獨案逮捕,被拘於保安司令部一個月後,不起訴開釋。12月,「台灣信託公司籌備處」成立,他受命主任委員,準備繼續大展長才。

1947年228事件爆發,他正罹患瘧疾。3月4日,抱病被推為民眾代表,向陳儀提出破除小圈圈統治方式、實現民主政治、起用台籍人士為主管的建議。3月11日凌晨,遭警局刑警隊長林致用以「請陳先生到警備總部談話」為由帶走,一去不回。後被警總冠上「內亂」的整肅罪名。

他貢獻財經長才,對抗殖民文化,深知經濟自立則可當家作主,是深謀遠慮的金融領袖。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執上帝公義之劍.反擊邪惡勢力的基督使者-徐春卿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17 

(1895-1947)宜蘭出生、台北錫口(今松山區)成長,台北市參議員。

父親徐水永,錫口人,受馬偕牧師傳教感召成為基督徒,在宜蘭三貂四社宣教,娶噶瑪蘭平埔族偕以擺為妻,次子為徐春卿。

他自錫口公學校(今松山國小)畢業後,就讀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北師範前身)。1916-1928年歷任羅東公學校順安分校、錫口公學校(1921年改名松山公學校)教員,在教育界服務達12年。

退休同年被任命為松山庄的助役(相當副鄉長),1929年被推為該區協議會副議長,1931年公職屆滿退休,在三峽一帶自營中型煤礦場。1935年11月,台灣人有史以來第一次行使投票權,「地方新制度」實施,得以選舉半數地方議員,他以高聲望當選庄協議會員。

擔任公職多年,看似順民的他,堅持宗教信仰的公義。1940年,偕叡廉(馬偕之子)牧師夫婦被迫遣送出境,僅有徐春卿與兄長徐春生牧師冒險到碼頭送行,引起日本憲警注意。1942年,他無故被牽連「天皇已死明信片事件」的不敬罪,入獄2年多,家人認定與送別小馬偕有關。

戰後,他看不慣國民政府官員索賄、劫收等橫行霸道,參選民意代表要為民服務。1946年3月當選松山區第二高票的台北市參議員,任內以敢說、敢做、敢擔當聞名。另兼任「台北市人權保障委員會」總幹事。

7月為著名的「迎(むかえ)婦產科」醫療糾紛事件,與其他市參議員聯合保釋迎諧醫師。也替台北市長游彌堅組織「反對拍賣日產委員會」,阻撓江浙財團廉購日產,形同公開反抗陳儀。

228事發,他是228事件處理委員會交通組長、17名常務委員之一,公開呼籲鐵路公共運輸系統恢復秩序,以免糧荒的情勢更嚴重,試圖在紛亂中穩住社會秩序。3月11日,被便衣以長官公署開會為由帶走,消失。後被政府羅織「陰謀叛亂首要、反對日產租戶聯誼會,擴大反對政府措施」罪名。

「最後流入大海的山水,都是穿過樹葉底下流出來的」他常以這句日本和歌勉勵自己,抱持虛心與耐性的人生哲學。早年投身教育事業,後期是仗義執言的民意代表。意志堅決,勇往直前,是捨命護民的天使。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急公好義.扶弱抑强.敢言敢行-李仁貴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18  

急公好義.扶弱抑强.敢言敢行-李仁貴

(1901-1947)台北蘆洲人,台北市參議員、商人。

父親務農,家境清苦。李仁貴自和尚洲公學校(今蘆洲國小)畢業後,工作勤奮,是經商成功的商人,經營「御成軒」。

投資的企業涵蓋肉品、冰果、電氣工程等,並擔任上述行業的台北同業公會理事長。亦活躍於警界,擔任「台北市警察署御成聯合壯丁團」團長的義務職。熱心社會服務與公共事務。

他從事糖買賣,被公認是台北市現金最多的富商(第二為劉明,買賣煤炭;第三為王添灯,買賣茶葉)。戰後初期,持續免費提供肉品給軍隊,以示歡迎新政府。

1945年底加入「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擔任理事,盼作為協助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橋樑。1946年3月,在中山區以第二高票當選台北市參議員,秉持民意代表的監督職責,抨擊陳儀施政的弊端,要求改革。

隨即遇到戰後第一起罷診事件,台大醫院罷診,職員爭取被台灣大學接收後受損的工作權益、大學民主化,李仁貴與黃朝生市參議員等人,積極關心。另外,他於「迎(むかえ)婦產科」醫療糾紛事件中,持公正客觀的立場,與其他參議員聯合保釋日籍迎諧醫師。

1947年1月底,他捐款300萬元做為介壽館(今總統府)修建基金,被稱為是「台胞愛國之最好表現」。然而在2月中旬,地院檢察處以他利用市參議員的職權包運台糖糾紛案為由要求到案偵察,案情離奇複雜。前一刻捐獻被讚揚、後一刻被扣上罪名約談,有錢財露白,被有心人覬覦的跡象(林獻堂欲勞軍被勸阻「不要招惹軍人」的前例)。

228事件初期,他勸阻聚集的民眾,試圖平息紛亂;不分省籍照顧有危難者;營救無辜被捕學生。緊跟著被推為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成員兼調查組長,探問緝煙兇手羈押情事。在學生隊經費被許德輝(警總人員)總隊長私自領走後,他立即拿出20萬元給學生隊做為維安所需的交通費與餐費。然而,3月中旬,被不明人士帶走後,消失。後被國府指控「陰謀叛亂首要」罪狀。

他關懷社會議題、重視人權問題、救人無差別心,是奉行公義的仁者。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228抗爭的火炬-王添灯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5-14 

228抗爭的火炬-王添灯

(1901-1947)台北新店安坑人,台灣省議會參議員,《人民導報》、《自由報》社長,文山茶行負責人。

父親王綿長是茶農兼茶販(仲介人),母親許有節儉但衡量己力救濟他人。王添灯1915年安坑公學校畢業,擔任公職,因社會課職務,常視察「愛愛寮」(乞丐救濟所)。1923年自半工半讀的成淵學校畢業。這些綜合因素,使他體恤貧困之苦、勤奮向上。

他投入1930年成立的台灣自治聯盟,擔任幹部、奔走全台宣講,名望從地方擴展到全台。跟隨台灣首位辯護士(律師)蔡式穀學習法律知識,深化地方自治意識,於1931年初出版《市街庄政之實際》。

1932年創設文山茶行,觸角伸及國際,是全台十大茶行之一,且成為社會運動者的聚集場所。他活躍並肩負茶業界的重要領袖職務,承接終戰後重振茶業榮景的重責。

1946年3月當選台北市參議員。4月中選台灣省參議員,有「台灣糖包」和「白蟻吃鴉片」的轟動質詢。為建設民主政治而奮鬥,厲聲問政。另任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理事,持續追求台灣自治的理念。

5月任《人民導報》社長(至9月18日),勇於揭弊。6月因報導高雄警察壓迫農民的真相,「警察為地主走狗與日人統治時代無異」,被警察局長童葆昭(浙江人)控告「誹謗名譽」,由知名律師林桂端辯護。此威脅日治法治基礎的崩壞事件,以不起訴結案。他另於8月創辦《自由報》,以台灣地方自治為基調。在政壇與報界仗義執言的所為,深受民眾讚許。

1947年228事發後,3月2日官民共組228事件處理委員會,目標在肅清貪官污吏,爭取政治改革。他被選為宣傳組長,廣播傳遞實況給全台,成為捍衛人民正義的代言人。後情勢逆轉,改革反被國府指為叛亂。3月11日,他被軍人強擄走,消失。被政府羅織「陰謀叛亂首要」罪名。

遺墨「為最大多數,謀最大幸福」,表露他的理想與目標,是台灣人骨氣的具體表現。


延伸閱讀:
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祖國」只愛台灣「糖包」不愛台灣同胞
聖山簡介

2022-03-10

【發哥開講】文學家吳錦發:解析烏克蘭民族性


烏克蘭國旗,水彩畫筆風格。(圖片來源:Pngtree

 /Aries | 贊修
2022-03-07

2022年的戰爭,2月24日凌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澤倫斯基2019年當選烏克蘭總統,媒體報導「喜劇演員當選烏克蘭總統」。2022年俄羅斯發動戰爭,澤倫斯基並未如媒體預期的「落跑」,烏克蘭人也未如預料的投降自保。(具法律背景的澤倫斯基,對當律師興趣缺缺,而選擇喜愛的演藝工作。)

澤倫斯基堅守烏克蘭,「我們會捍衛自己的國家」、「生命終將戰勝死亡,光明終將戰勝黑暗」,「喜劇演員」成了全球的「英雄」。烏克蘭人不分女男老少抵抗外敵、守護家園。

對照2021年,阿富汗政府崩潰、人民逃亡,讓人跌破眼鏡的烏克蘭總統與人民,正在改寫歷史,致敬!

聖山紀念碑巡禮-無懼時代考驗的剛烈青年-許錫謙

 

(1915-1947)花蓮人,三民主義青年團花蓮分團股長、青年大同盟總指揮。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29

花蓮首富許柳枝的獨子,1934年畢業於台北二中(今成功高中,開校於艋舺清水祖師廟)。在學期間,校長河瀨半四郎崇尚自由主義,以「達成日台一切平等無差別的融合教育」為理想,學校以左派運動學生校風聞名。

受此影響,許錫謙雖然衣食無缺,但期待各階層人民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有自由平等的立足點。早於1931年與友人組織「台灣經濟外交會」花蓮港支部,屬台灣民眾黨外圍系統。

戰後他延續改革的理念,投入「黨、政、軍、團」構成的「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花蓮分團股長,期待建設三民主義新台灣,被三青團遴選為「本省優秀青年」。他編輯《東台日報》的兩份定期報刊,《青年週刊》與《青年報》,報導青年運動等消息。

228事件波及花蓮,3月4日,他率領青年到三青團花蓮分團部,要求召集民眾大會,會中組織228事件處理委員會花蓮分會,喊出「打倒貪官污吏,台灣自治萬歲!」的口號,走和平改革路線。他擔任由青年聯合組成的「青年大同盟」總指揮,維持治安、民生問題,收繳武器以避免衝突與暴亂,是重要參與者。

3月9日以後,事態急轉直下。原在台北避難的他,遭誘騙後捕殺,被憲兵槍殺在蘇花公路九公里處,身上財物全不翼而飛。像突然遇到打家劫舍的強盜,生命與財產被洗劫一空。後被國民政府羅織暴亂首要罪名。

他深具人權理念的平等觀,寄情於社會和平公義運動的推展;危急動亂時,挺身維護大眾安全不為己設想,是無懼時代考驗的剛烈青年。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為人民站在最前線的民主基柱-陳屋

(1896-1947)台北大龍峒(今大同區)人,台北市參議員、工運領袖。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16

陳屋從小天資聰敏,大龍峒公學校(今大龍國小)畢業後,就讀台北師範學校。經營咖啡、雜貨生意有成,且樂善好施。日治時期熱衷於勞工的階級運動,乃當時的工運領導者,曾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的外圍組織「台北店員會」,積極爭取勞工權益。戰後經營「榮芳泰行」商號,1945年底參加「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這個延續日治時期批判政府風格,並要求參政自治權的人民團體。

1946年3月高票當選台北市參議員,具有相當的自我期許與責任感,認為參議員要為民服務並監督政府,更重要的是「為民為國」,先有人民,才有國家的民權觀念。以落實民主政治與大眾福利為己任,鼓勵人民鞭策各民意代表,積極宣達民主觀念,亦熱心參與公益活動。他曾在審查預算時,揭發區公所戶政職員增收規費的不法弊端,撻伐惡政。同年8月發生「迎(むかえ)婦產科」醫療糾紛,陳屋與其他議員聯合保釋迎諧醫師,使求診者的軍人家屬懷恨在心。

228事件發生時,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治安委員,在動亂中善盡職責,公正處事,穩定民心,並前往軍法處調查過失殺人的私煙查緝員偵辦狀況,另外也主張陸海空幹部應由台籍人士擔任。他於3月9日之後的大屠殺中,蒙難。後被政府指控叛國、煽動暴動、內亂罪等罪名。

陳屋,深具與弱小同在的社會意識,面對不同政府執政,保有不畏權勢、仗義執言的作風,為人民站在最前線主持公義、捍衛民主人權的精神,是民意機關的典範標竿。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國境之南的大愛典範-葉秋木

(1908-1947)屏東人,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臨時市長。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01

父親經營「南振運送」的運輸業,與鐵路局聯營,是南台灣的運輸要角。葉秋木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畢業後,因學業與柔道成績優異,至日本中央大學攻讀法律系。

期間於1932年與友人組織「台灣人文化圈」,後改組為「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以深化新文化運動與台灣文藝為主軸的刊物《福爾摩沙》。因台灣民族意識強烈而屢屢參加抗議日本政府的活動,以致肄業。回台後從事水泥瓦與原木進出口貿易,並積極參與地方的公共事務。1934年與擔任老師的郭一琴(父親為清領時期秀才郭蔡淵)結婚,對妻子疼惜有加。

二戰後,他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以期貢獻自己的能力,建設戰爭後紛亂的台灣。1946年當選屏東市參議員,更被推選為副議長。

228事發,3月初蔓延到屏東,動盪不安,他商請名醫大舅子郭一清,不分省籍照顧因衝突而受傷的人,事後多人登門道謝。3月4日,屏東市長龔履端擅離職守躲在屏東機場,議長張吉甫以生病為由亦不出面,葉秋木被推舉為臨時市長,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主任委員,肩負起治安維護的責任,此為「屏東三四事件」。

對228事件的因應,一說他決定採取「和平解決」方案,挑起「和平使者」的重擔;另一說則是他以武裝革命對抗國家暴力,其中原住民亦下山支援。

葉秋木雖曾被警告要暫避風頭,但他自認無罪未逃。在國府軍隊抵達屏東即被捕捉,遊街示眾後公開槍決,留下「我死不足惜,只盼你們勿再加害無辜」的遺言。

一位打抱不平的民意代表,以人民的福祉為念,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捍衛人權而奮鬥,是大愛精神的最佳詮釋。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2022-03-08

聖山紀念碑巡禮-進擊威權的人權守護者-林桂端

(1907-1947)台中神岡人,律師。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19

 
父親是林鎮定,母親為楊免,林桂端是家中的三男。1926年新竹中學校(今新竹高中)、1932年早稻田大學法科畢業。是少數通過高等文官試驗司法科、行政科雙項合格的菁英。1934年取得辯護士(律師)資格,在東京岩本法律事務所執業。

二戰末期返台,在台北開業「林桂端律師事務所」,承接「台拓會社與三友賴森林訴訟案」,台拓控告賴森林因販售三友礦區給台拓,意圖詐欺以及侵掘,林桂端與竹內吉平擔任被告的辯護律師。因戰爭結束的情勢變化,雙方在1946年1月和解。林桂端因而了解「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受國府委託擔任接收日產的台拓監理委員會的調查員。

他加入同鄉舊識賴森林的炭礦公司經營團隊,有實務經驗加上原有的理論基礎,與法院推事劉增銓合著《中日對譯 新公司法:附錄-台灣省公司登記實施辦法公司登記規則》,幫助台灣人認識新政權的商業知識,書籍於他消失後的1947年4月出版。

1946年6月,發生戰後第一起警察控告媒體的「王添灯筆禍事件」,林桂端擔任《人民導報》社長王添灯的辯護律師。他秉持敏銳的司法特質,辯護地主聯合警察欺壓農民的報導事實。涉及新聞言論自由、警察瀆職及妨害人權的案件,結果被告免訴結案。他遭「點油做記號」。

他經手不少國府貪腐、枉法的案件,與吳鴻麒推事常檢討司法界的惡習與黑暗,除了感慨還勸告外省籍同仁要秉持法紀公正辦案。

228事件發生後,林桂端在3月7日至10日間,被憲兵以「王添灯有事找你」為由帶走,失蹤。推測他提供王添灯在228事件處理委員會提案的〈32條處理大綱〉法律諮詢,被視為擋路石。

他善盡法律人的本分,鑽研「新公司法」造福人民,捍衛司法正義,力抗政治干預新聞自由的嚴厲挑戰,是進擊威權的人權守護者。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國境之南的大愛典範-葉秋木

(1908-1947)屏東人,屏東市參議會副議長、臨時市長。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8-01

父親經營「南振運送」的運輸業,與鐵路局聯營,是南台灣的運輸要角。葉秋木台南二中(今台南一中)畢業後,因學業與柔道成績優異,至日本中央大學攻讀法律系。

期間於1932年與友人組織「台灣人文化圈」,後改組為「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以深化新文化運動與台灣文藝為主軸的刊物《福爾摩沙》。因台灣民族意識強烈而屢屢參加抗議日本政府的活動,以致肄業。回台後從事水泥瓦與原木進出口貿易,並積極參與地方的公共事務。1934年與擔任老師的郭一琴(父親為清領時期秀才郭蔡淵)結婚,對妻子疼惜有加。

二戰後,他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以期貢獻自己的能力,建設戰爭後紛亂的台灣。1946年當選屏東市參議員,更被推選為副議長。

228事發,3月初蔓延到屏東,動盪不安,他商請名醫大舅子郭一清,不分省籍照顧因衝突而受傷的人,事後多人登門道謝。3月4日,屏東市長龔履端擅離職守躲在屏東機場,議長張吉甫以生病為由亦不出面,葉秋木被推舉為臨時市長,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屏東分會主任委員,肩負起治安維護的責任,此為「屏東三四事件」。

對228事件的因應,一說他決定採取「和平解決」方案,挑起「和平使者」的重擔;另一說則是他以武裝革命對抗國家暴力,其中原住民亦下山支援。

葉秋木雖曾被警告要暫避風頭,但他自認無罪未逃。在國府軍隊抵達屏東即被捕捉,遊街示眾後公開槍決,留下「我死不足惜,只盼你們勿再加害無辜」的遺言。

一位打抱不平的民意代表,以人民的福祉為念,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捍衛人權而奮鬥,是大愛精神的最佳詮釋。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聖山紀念碑巡禮-上醫醫國,捨命護台-黃朝生

(1904-1947)台南下營人,台北市參議員、醫生。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7-07-25

父親黃添受以務農為生,重視教育。黃朝生以優異成績,破例補考到台中中學校(今台中一中),1925年畢業,保送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校風促使學生走出診療室為社會探病投藥,影響他參加台灣文化協會的演說與活動,是日警的社運黑名單。

1928年畢業,在台北紅十字醫院服務,後返回故鄉在公所擔任公醫,也自行開業。1936年為完成父親遺願攻讀博士而遷居台北,開設「安生堂醫院」,專攻婦產科。他身為農家子弟,重視勞動工作者,以同理心幫助遠來求診的貧苦人家,並參與貧民義診活動。

他堅持民主理念,深知從事政治活動需要經費,凡打此名號來請求贊助,他總是大力支援。1945年11月,他與蔣渭川等人籌備成立「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主張政治改革與人民自治。他擔任常務理事兼財政組長,慷慨支付協會的活動費用。

他經常出入王添灯的「文山茶行」討論時政,於1946年3月高票當選台北市參議員。7月發生「迎(むかえ)婦產科」官司事件,日籍醫師被控醫療過失、侵害病患致死,遭索賠巨款。他秉持醫學專業及民意代表職責,力挺科學證據,聯合保釋醫師,得罪軍方背景的家屬。

228發生時,他第一時間要求無條件釋放被拘捕的民眾,也公開呼籲以民主方式解決政府貪腐問題,並不分省籍照顧面臨危難者。他擔任228事件處理委員會兼救護組委員。3月2日到軍法處調查緝煙的兇手是否確已羈押,3月3日參加治安組會議討論維安,3月5日被選為代表之一將赴南京陳情說明228始末。

3月8日,軍隊抵達台灣後,他被守候在住家外的持槍憲兵帶走,消失。後被政府構陷「陰謀叛亂首要」罪名。

他秉持醫師的奉獻精神,救濟弱勢並捍衛醫療正義,抗暴只問公義不分政權,是上醫醫國的實踐家。


延伸閱讀:
聖山簡介

2022-03-02

聖山紀念碑巡禮-人道為本.大愛之行-松崎呈次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9-02-28  

「人道為本.大愛之行-松崎呈次」碑文

松崎呈次(1905-1986)日本大分縣人。
自幼隨父母到台灣求學,冒生命危險工作,終老於茲。
成長於一戰後民主思潮,形塑其人道主義。
就讀台北高農(1925-1928),學士論文為「台灣林業的勞動問題」。
於嘉義農林學校當老師,傳佈自由博愛教育,有「游俠」之名。
1938年父親辭世,接管家中火藥事業,學生仍往來熱絡。
二戰結束,家業為國民政府沒收,令其以專業技術清除戰時未爆彈、地雷,因顧慮人民安危,急於完成作業,炸瞎一眼,未逮痊癒,堅持帶傷工作。
此鮮為人知「大愛之行」。


嘉農19屆校友(97歲)楊馥成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9年2月28日

2022-03-01

3月做洪水(5):鳳林張七郎醫師滅門屠殺事件

 Aries | 贊修
2019-03-02


(記於2019年228前夕)
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後的政壇,老K黨的縣市長,自認為有中國做靠山,好像已經一國兩制,像烏賊亂噴墨汁抹黑中央政策;一再造謠說謊、欺騙選民、原市民福利經費被挪作他用,不用負責,還怪人民大驚小怪。

打人案發生,闇黑魔人動用私刑;文化部長鄭麗君被統派藝人甩耳光,卻不見正義人士出面反制的奇異現象,這類反民主台灣的私刑文化,是第五縱隊已在台灣的大街小街流竄?

如果對於上述現象,無法扼阻,那麼發生在1947年228大屠殺前的台灣社會,就可能重演!

228將至,追思的紀念日,再次複習228。

多數的台灣媒體談228,只聚焦在2月28日。我們從發生大規模屠殺的3月開始,持續關注228的議題,即使冷門,還是一再複習這段歷史記憶。

228期間,有人被暗殺,有人被明殺。被暗殺的家屬,長期徘徊在希望與失望之間,跌落痛苦的深淵;被明殺的家屬,痛徹心扉,成為殺雞儆猴的宣傳品。

一個紀念2018年的228影片「
落雨彼日」寫到「228不只是一天的事件」,當然,也不只是家屬的228,我們都是帶著「228」印記的台灣囝仔。

3月做洪水(4):嘉義市參議員為市民為亡


71年前3月下旬,被屠殺的代表人物。製圖:美術組
/  Aries | 贊修 
2019-03-01



(記於2019年228前夕)
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後的政壇,老K黨的縣市長,自認為有中國做靠山,好像已經一國兩制,像烏賊亂噴墨汁抹黑中央政策;一再造謠說謊、欺騙選民、原市民福利經費被挪作他用,不用負責,還怪人民大驚小怪。

打人案發生,闇黑魔人動用私刑;文化部長鄭麗君被統派藝人甩耳光,卻不見正義人士出面反制的奇異現象,這類反民主台灣的私刑文化,是第五縱隊已在台灣的大街小街流竄?

如果對於上述現象,無法扼阻,那麼發生在1947年228大屠殺前的台灣社會,就可能重演!

228將至,追思的紀念日,再次複習228。


你聽過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嗎?那你知道228時,嘉義市參議員寫在香煙紙上的遺書嗎?

陳澄波:「為12萬同胞死而無愧矣」。潘木枝:「為市民而亡,身雖死猶榮」。盧鈵欽墓誌銘:「死在歷史上」。

他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