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杜正勝所長(右1,時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至左鎮考察阿立祖信仰,由陳春木(中,被稱為「化石爺爺」)及鄉代會副主席林榮昭(左1)接待參訪口社寮阿立祖壇。圖片來源:《左鎮歷史圖像》,轉引自黃雅瑄提供
杜正勝院士的研究專長為中國上古史,但他後來將研究重心轉移到台灣,並擅長以古鑑今。
他近年公開的課程為民視台灣學堂「台灣的覺醒」,以鄭成功、荷蘭兩方交戰、議和前因後果為主題,比喻當今台灣應留心的問題。例如議和(招降)普羅岷西亞城(今赤崁樓)是樣板,要做給尚未攻下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看。同義,看台灣的問題不能只能看台灣,要台灣、香港一起看,如果沒有台灣,鄧小平談判香港主權時,何需提出「一國兩制」,「馬照跑、舞照跳」的承諾?
/ Aries | 贊修
2018-12-17
【受訪者】黃雅瑄老師,1973年生,台南左鎮人,國中老師。擔任教職10幾年的她,為何想要再進修研究所?習以為常的知識,如何180度大翻轉?讀台灣研究所後,又如何發現自己的西拉雅族身世?追尋過程,如何影響自己與家族?「平凡人.非常事」黃雅瑄的故事,將連載於此。
【認識阿立祖信仰】
西拉雅族特有的祖靈──阿立祖信仰,每個地方的稱呼不一樣,有的稱為太祖、姥祖等,黃雅瑄說「像我們草山,就叫太祖嬤」。她的爸爸告訴她「太祖嬤討厭吵雜的地方,喜歡安靜,所以公廨會蓋在公墓旁邊,寧靜的地方」。她反問:「你想想看,漢人會把廟,蓋在墳墓旁邊嗎?基本上是很少數。」
她進一步說明「有學者說我們是拜壺的民族,不是,壺對我們來講並不重要,重點是裡面的水。」她舉參加研習時講師說的生活日常的小故事為例:
西拉雅族特有的祖靈──阿立祖信仰,每個地方的稱呼不一樣,有的稱為太祖、姥祖等,黃雅瑄說「像我們草山,就叫太祖嬤」。她的爸爸告訴她「太祖嬤討厭吵雜的地方,喜歡安靜,所以公廨會蓋在公墓旁邊,寧靜的地方」。她反問:「你想想看,漢人會把廟,蓋在墳墓旁邊嗎?基本上是很少數。」
她進一步說明「有學者說我們是拜壺的民族,不是,壺對我們來講並不重要,重點是裡面的水。」她舉參加研習時講師說的生活日常的小故事為例:
有一位歐里桑騎機車沒戴安全帽,旁人與他的對話。
旁人:你這樣危險。
歐里桑:太祖(阿立祖信仰的稱呼之一)在保佑。
旁人:他說在哪裡保佑?
歐里桑指著掛在機車把手的紅白塑膠袋,裡面裝著他求的「向水」。
旁人:你這樣危險。
歐里桑:太祖(阿立祖信仰的稱呼之一)在保佑。
旁人:他說在哪裡保佑?
歐里桑指著掛在機車把手的紅白塑膠袋,裡面裝著他求的「向水」。
她也曾聽過草山長輩的分享,有人手摔傷骨折等症狀,一直沒辦法痊癒,後來跟檳榔腳公廨的太祖媽求「向水」,拿回去擦拭幾次傷痛就好了。祖靈的神跡,時常流傳在街坊之間。
有些研究者將阿立祖的信仰視為祀壺/拜壺信仰,然而進一步探察會發現,西拉雅族認為有能量的是壺內的水,而非壺體。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用一個比喻,借用一般民間信仰輔助說明:
有些研究者將阿立祖的信仰視為祀壺/拜壺信仰,然而進一步探察會發現,西拉雅族認為有能量的是壺內的水,而非壺體。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用一個比喻,借用一般民間信仰輔助說明:
壺體內所裝的是水(有時是酒),通常先經過「作向」的法術處理過程,而向水是宇宙間源自於「靈」的法力象徵。因此,「壺」在形式上的原本意涵如同漢人民間信仰中的「香爐」一樣大,其中所盛載的是象徵著轉化人與超自然(神明、靈界)之間的力量;不同的是,「壺」的信仰叢結以「水」象徵宇宙間至高無上的力量,而「爐」的信仰叢結以「火」象徵宇宙間至高無上的力量。就像「爐」是用來裝盛神聖的「香灰」一樣,「壺」用來裝盛神聖的「向水」。「向水」的功能與意義亦與「香灰」一樣,可以向神明乞求喝下,具有保平安的神聖意涵。[1]
也就是說,西拉雅族的「向水」、漢人的「香灰」,都是神聖化的代表物。
黃雅瑄說明,一般民間信仰拜三牲四果,然而拜太祖嬤的物品大部分是檳榔、[2]香菸、酒,明顯與漢人截然不同的風俗習慣。影片【岡仔林的太祖媽】,[3]在4'42"起,即陸續出現黃雅瑄父系方面的親戚。
有初步的西拉雅祖靈信仰概念後,以下用圖片、文字說明加以輔助。
黃雅瑄說明,一般民間信仰拜三牲四果,然而拜太祖嬤的物品大部分是檳榔、[2]香菸、酒,明顯與漢人截然不同的風俗習慣。影片【岡仔林的太祖媽】,[3]在4'42"起,即陸續出現黃雅瑄父系方面的親戚。
有初步的西拉雅祖靈信仰概念後,以下用圖片、文字說明加以輔助。
「公廨」是祭祀祖靈的場所,為開放的建築型式,左、右、後「三面壁」特徵。建材由原本的竹子、茅草等轉換成磚瓦、水泥。
此為2009年的左鎮草山檳榔腳公廨,高度比成年人高一些。圖片提供:黃雅瑄
「公廨」內的擺設,壺體放在地上,壺體下方放置香蕉葉或石頭/石板。後來受漢人影響,會設桌子擺壺體和供品,壺體裹紅布、或瓶頸擊紅巾。2009年的左鎮草山檳榔腳公廨。圖片提供:黃雅瑄
2010年隙仔口公廨的擺設物品,檳榔、米酒、竹葩(向竹)、豬頭殼(或鹿角)、花環等。圖片提供:黃雅瑄
干治士牧師在台灣宣教的觀察紀錄,描繪台灣原住民的公廨、信仰、儀式。畫風頗有歐洲教堂風格。後成為1675年出版的《被遺誤的台灣》插圖。圖片來源:平埔文化資訊網
參考資料
[1]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祀壺之村,http://ianthro.ioe.sinica.edu.tw/%E7%A5%80%E5%A3%BA%E4%B9%8B%E6%9D%91/(2018/8/31點閱)。
[2] 據資料顯示,南台灣平埔族普遍種植檳榔,古籍畫冊常見族人家屋四周種植檳榔,被視為代表土地的神聖之物。平埔族食用方法與漢人不同。檳榔是平埔族祭祀阿立祖的供品之一,是平埔族祭儀的代表性物品。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檳榔,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649&keyword=%B5f%AA%C0%AA%F6%AD%B7%B9%CF%A6%D2(2018/12/3點閱)。
[3] 【岡仔林的太祖媽】 in臺南‧無影藏「2015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影像競賽」入圍影片,https://youtu.be/HUoVXgEAP2M(2018/12/13點閱)。
[2] 據資料顯示,南台灣平埔族普遍種植檳榔,古籍畫冊常見族人家屋四周種植檳榔,被視為代表土地的神聖之物。平埔族食用方法與漢人不同。檳榔是平埔族祭祀阿立祖的供品之一,是平埔族祭儀的代表性物品。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檳榔,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1649&keyword=%B5f%AA%C0%AA%F6%AD%B7%B9%CF%A6%D2(2018/12/3點閱)。
[3] 【岡仔林的太祖媽】 in臺南‧無影藏「2015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影像競賽」入圍影片,https://youtu.be/HUoVXgEAP2M(2018/12/13點閱)。
(未完待續,本文原載2018/12/17 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