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可看更多照片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4-06-26
「勤政 為民 壯大台灣」─民主進步黨八年執政研討會
時間 ∣ 2013/09/14 (六) 9:00~16:00
地點 ∣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
主辦單位 ∣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與談人:吳叡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我是一般人所說的學運世代的人,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是跟民進黨一同長大的,所以對民進黨有很深的感情和期待,在我們的心中其實民進黨不只是黨員的黨而已,不入黨並不代表對民進黨沒有感情,我感覺民進黨其實是全體台灣人共同的黨,也是從蔣渭水創辦台灣民眾黨之後台灣第二個真正台灣人共同的黨,所以背負了全體台灣人對民主、自由、公義、獨立、台灣人出頭天這些夢想的期待,民進黨的成敗並不是一黨一家的事、不是領導人如陳水扁他們一家的事,而是全體台灣人的事,這是公事而不是私事,所以總會有「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
今天既然是要檢討而不是歌功頌德,所以我會說一些比較不好聽的話,但是我會承擔我所說的話的責任,因為自小看黨外雜誌,常看到一個廣告:「我不贊成你講的話,但是我會拼命保護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我從中學生開始學到民主自由的第一課,是從黨外雜誌來的,這些是從呂副總統在那個年代打拼出來的,是教我們第一課的民主,我到今天還堅持這個信仰,因為這個價值是正確的,所以我今天在這裡要實踐黨外的精神。鄭南榕先生用自焚來要求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這是我從小學到的黨外核心價值,所以我相信民進黨做為一個真正台灣本土政黨,應該要有接納忠言的雅量。
在柯總召及游教授的論文中所提到,民進黨執政期間因為制度的缺陷而造成治理上的問題、國民黨威權統治所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歷史結構條件對民進黨執政形成非常不利的條件、強化國會功能、修改選制、未來國家體制是走向總統制還是內閣制、以及民進黨的成就如:台灣主體意識的成長、人權保障等等,這些我都同意,所以我就不再做補充。
但是政治並不是只有制度、結構條件而已,何謂執政?執政就是治理一個國家,治理就是政治,政治就是在制度、結構制約之下的行動,所以如果只是檢討制度的缺失和結構的限制,等於是沒有檢討到行動,這樣不代表有在自我檢討。例如海外一個中國學者—黃仁宇,他寫一本書(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在論蔣介石的功過,他說:「蔣介石的失敗都是歷史的原因、都是歷史大結構制約,所以到最後不管蔣介石殺了多少人都不用負責任,因為那個時代的結構註定他(蔣介石)一定要殺人」。所以我想從行動的後果和責任的角度來回應游教授及柯總召的報告,然後提出我對民進黨目前處在困境中的一些理解。
在歷史上從沒有像馬英九那麼低的支持率但是又不會倒,而且他又仗勢,他手底下的幾大天王大家磨刀霍霍,那為什麼台灣人民或是媒體卻仍然認為他們有接班的可能性?國民黨會繼續執政?為什麼會沒有人想到在一個快倒政權的正常情形下,接班的應該是民進黨?這顯然是民進黨很明顯的一個困境。
制度改革是很正常沒有錯,但是不管是總統制還是內閣制、是什麼選制都沒有關係,任何制度的改革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權力,沒有權力任何改革都推不動,但是權力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正常性,像馬英九現在雖然有權力但是已經沒有正當性,所以他的權威要倒了,特別是像民進黨這種改革性的政黨更要有正當性的基礎,民主改革進步的正當性是民進黨權力最主要的基礎,民進黨不可以像國民黨一樣是用利益的交換來換取權力的基礎,國民黨政權的正當性根本不是建立在民主改革上面,都是建立在政治穩定(不能亂)、經濟發展上。
民進黨為什麼長期以來在國會上沒有辦法過半,而形成游教授提到的分裂政府或是少數國會?可能根本上有社會結構性的因素,例如國民黨透過跟本土一部份的菁英做交換,把台灣人的社會分成兩半,所以民進黨永遠只能拿到一半而已。
民進黨在2008年或是阿扁執政的後期漸漸喪失權力和權威,很大的原因在我個人的看法是:他喪失了做為一個民主改革進步政黨的正當性,我認為是當時扁家的案件所造成的。
陳總統在很多案件上很明顯的是受到政治報復,是完全不公平的,而且媒體的抺黑也是非常的明顯,但是對於外部的人來看,海外匯7億的政治獻金、將建國基金存入小孩的帳戶、夫人跟財團之間的關係、還有跟其他一些官員的案件,都很難說是冤枉的,對一個用民主改革起來的政黨來說,清廉就是最根本的資產,但是這些案件卻變成阿基里斯腱(註1),只要有小小的一點問題就完蛋了,不需要像國民黨那麼爛。所以當時有很多人覺得要民進黨遵守政治的道德規範不公平,因為國民黨沒有受到同樣的要求,媒體、親綠學者對兩黨雙重標準,其實是誤解以下的事實:
這兩個黨的權力基礎並不一樣,國民黨的權力基礎其實是建立在利益交換上面,民進黨主要的權力基礎是,做為一個本土進步改革勢力的正當性。民進黨如果失去了本土進步改革勢力的正當性,而變成跟國民黨一樣是利益交換的機器的話,永遠是選不贏國民黨的,因為他沒有黨產。
民進黨這個革命民主政黨從某個意義來說,就是民進黨現在沒有辦法世俗化,這不是道德高調,而是現實的條件還沒有辦法讓民進黨世俗化,民進黨暫時就是繼續做為台灣革命民主政黨,要等到國民黨被瓦解,他的黨產徹底被沒收後,民進黨才有走向世俗政黨的權利。在台灣政治環境中,利益交換已經是國民黨的專利,民進黨是「被迫向善」,民進黨要和國民黨搞利益交換是永遠搞不贏的。
從阿扁總統的案件來看,我個人的看法是:當時民進黨的正當性會喪失,我覺得是政治領導的問題,陳總統低估了少數執政時候的強敵環伺、虎視眈眈的危險性,這種誤判可能跟他的歷史意識不足有關,他可能對他在台灣歷史上所站的地位跟他背負的歷史使命有多重沒有想的太多,雖然他很有能力但是對這點沒有想太多,我不會說他貪財,但是我認為他誤判局勢、低估敵人,所以才會不小心放緃家人、親戚才會鑄成大錯,他的身邊有太多人是拿著顯微鏡在看他,他是一點點的錯誤都不可以犯,這當然是領導的失敗,因為犯了一個錯而引起敵人的圍剿,從1920年代蔣渭水開始80年來所建立台灣人清清白白運動的正當性,卻因為一、二個案件而毀於一旦,改革政黨變成貪腐政權,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我覺得就是政治上太過於誤判的結果,到今天還在辛辛苦苦的修補這個正當性。
陳總統是被全民託付而被放在台灣歷史上一個非常歷史性的地位和位置上面,所以他不得不負擔超過一般人千百倍、甚至千萬倍的重大歷史責任,他是不得已的、是無奈的,這不是他個人的事情,而是從台灣人整體命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會感到很痛心。
在當時民進黨政治權力雖然不夠,但是如果還有民主改革、進步政黨的正當性,其實是還可以成就一些事情,特別是在阿扁在2000年剛當選的時候,雖然只有3成多的選票,但是當時整個社會對這個好不容易才出現的第一個本土政權是相當熱情的,當時社會對本土的民主政權的熱情就是一種正當性的來源,這個正當性的來源可以彌補一部份權力的不夠,也就是「民氣可用」,我覺得當時要趁機做一些事情,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轉型正義(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雖然沒有多數但不要緊,可以用行政手段、宣傳、教育,可以討回多少就討回多少,至少要讓2千3百萬人知道國民黨有多黑暗,同時還要做長期、普遍的人權教育,要將國民黨的形象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把他徹底打垮。轉型正義對民進黨是非常重要的,在物質面是「沒收黨產,斬斷國民黨金脈」,在意識形態面更為重要,要「毀滅國民黨的正當性」,所以割喉要割到斷不是只有選舉而已,在意識形態、形象上也是可以割喉的。
民進黨現在變的只會選舉,國民黨是抹黑的專家,所以民進黨現在沒有辦法翻身就是因為已經被徹底抹黑了。陳水扁一上台就做了一件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諒解的事:「拜訪王昇將軍」,王昇是特務頭子,這不是擺明你的轉型正義並不是做真的,每年的228都只是挖一些檔案來對支持者交待,但是平時不認真做(轉型正義),最好的時機已經過去了,當2006年政權出現危機時才要開始轉型正義,那時已經沒有正當性了,太慢了,因為民眾都在注意貪瀆了,要做轉型正義,你本身的正當性要非常的高,你要非常正義才能叫人正義。
結果就變成一個轉型正義論述,被一個出身舊政權的幫兇完全收編,馬英九已經完全收編轉型正義了,把自己殺人、關人、搶人的國民黨裝扮成本土進步政黨,現在反過來要對民進黨做轉型正義。
馬英九政權是一個新保守主義的政權,但是我要說明,他不是靠舊的保守論述當選的,其實他完全收編民進黨的本土、進步的論述,大家不要忘了連蔣渭水都變成是他的,蔣渭水應該是本土政黨的,結果本土政黨不去管蔣渭水、不去管台灣史,只認為台灣人永遠都會支持民進黨,結果這些事情不認真的去管,也不跟學界連絡。大家都說馬英九演戲,但是他向這些228家屬頭低低的道歉了10年,他已經收編了一半了,整個民進黨的正當性有一大半被他拿走了,所以他收編了民主進步黨的本土進步論述,他是把自己化身成一個新興進步政權起來的,這並不是第三波民主運動回潮,所以他起來的時候身邊有很多的社會運動者,大家千萬不要誤判,他的政權是保守的,但是他化妝成進步的。
八年執政研討會系列相關閱讀:
【勤政 為民 壯大台灣 民主進步黨八年執政研討會】系列影音文章
民進黨八年執政研討會第一天(8/23)會議論文開放下載
民進黨八年執政研討會第二天(8/30)會議論文開放下載
民進黨八年執政研討會第三天(9/6)會議論文開放下載
民進黨八年執政研討會第四天(9/14)會議論文開放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