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醫學新觀點(25)


(圖片來源:網路)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陳俊峰醫師

2021-06-29  

身處全世界疫情當中,如何消滅病毒已經成為全世界重要的課題,要如何避免被感染以及不幸被感染之後如何自處,要不要打疫苗?或者是哪一種疫苗比較好?如何選擇疫苗現在已經成為國人熱烈討論的話題,在此,我找出一些資料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治癒之旅

戰勝病毒的旅程有希望也有失望,雖然我們可能無法通過正念來戰勝病毒,但我們可以通過意識到可管控的健康因素,來平衡對我們有利的情況。否則,我們可能會忽略一些因素而影響療效,比如來自個人的信念和周圍人隱約的建議,這些作用通常被描述為安慰劑和非安慰劑。

安慰劑

安慰劑是一種能引起癒合「反應」的藥物或程序,而非安慰劑是一種抑制癒合的藥物或程序。“反應”是指由患者的信念而不是治療本身引起的癒合改善。

在止痛藥和安慰劑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看到一個強有力的例子。當戰鬥中的士兵相信他們正在接受嗎啡注射時,超過50%的士兵可以被注射一種不含藥物的無活力的溶液,他們的疼痛就消失了。

另外,在療程當中,病人期望藥物更有效,因為它更貴,或因為它有名而不是仿製藥,病人服用之後通常感覺更好並體驗出更多的效果,而不管藥物的實際療效如何。安慰劑喚起了這樣一種信念:治療是有效的,因此在患者身上建立了一種希望和安全感;有時甚至是痊癒這一保證,就能使患者從警戒狀態轉變為再生狀態,因此能量可以使用在修復和癒合上,而不是自我保護上。

安慰劑效應也出現在皮膚過敏的研究中。細想一下在日本進行的一系列有毒橡樹的研究。醫生告訴病人,他們正暴露在毒橡樹下,而實際上他們的皮膚只是被無害的葉子輕撫著,許多病人出現了類似毒橡樹的反應。這項研究也在另一個變化中重複進行。醫生告訴病人,他們只是被無害的葉子輕撫著,而事實上,在床上放著有毒橡樹葉子,但很少病人有反應。

當我們持有一個信念或有一個特定的期望時,它會影響結果。文字和圖像是無意識和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流語言。他們可以為將要發生的事情創建藍圖。一個指令或一個程序不僅僅是一個機械的過程,它也是一個秘密的資訊,能激發希望也會讓人絕望。

有慢性心臟病的患者常常會被醫生建議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管栓塞,結果是服用阿司匹林並警告可能的副作用的心臟病患者,出現潰瘍症狀和胃出血的可能性幾乎與那些沒有被警告重複使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的患者相比的3倍。

非安慰劑

非安慰劑反應與安慰劑反應相反,它觸發非癒合反應而不是癒合反應。非安慰劑向大腦發出危險或危及生命的信號,從而在自衛時發出警報。當患者認為沒有希望或治療無效時,免疫系統往往會關閉,其結果往往要差得多。如果他們傾向於進行災難性的思考,每一個事件都會被悲觀的解釋,所以患者往往會更害怕、更絕望、更不樂觀。

這裡有一個由醫學博士伯尼·西格爾(BernieSegal)講述的故事,一位患者被告知她將接受化療,並獲得了有關副作用的信息。最初,她實際上被注射了電解質注射(一種只含有礦物質的惰性溶液,但不含藥物), 基於她接受了化療的信念,她所有的頭髮都掉光了。


依此推論,每一個人的信念都會影響到打疫苗的反應,如果我們常常被灌輸打AZ疫苗會得血栓(實際上比率非常低)的負面想法,而自己也因此受影響而懷有此種強烈的信念,當輪到自己施打AZ疫苗,我們就會有強烈的害怕、恐懼的心情,那得血栓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提高了,此時破解之道就是感恩了,「感恩有疫苗可以打,感恩疫苗可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的危害」。

對於要不要打疫苗,或打那種疫苗,基於上述的理論,在施打疫苗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持有下列的信念來打疫苗,則效果會更好。

1.首先要用“感恩”的心情打疫苗,因為它確實可以有效的保護我們的身體。
2.只要有國際認證的都可以打(不要刻意去挑選疫苗),除非身體有絕對的禁忌不能打某一種品牌的疫苗。
3.打完疫苗之後身體就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現象,除了打針處局部紅腫熱痛外,最常見的反應是疲勞、頭疼、肌肉關節痠痛、惡寒、發燒、淋巴結腫脹等,每個人的症狀都不盡相同,這都是讓人體「模擬學習」被病毒攻擊後如何抵抗,如果這些學習過程被消炎止痛退燒藥抑制了,則抗體的產生就會不盡理想。

現在已經不是只有全島一命而已,而是全球一命的時代,疫苗的施打是全球一致的看法,所以除非你有絕對不能打的狀態,所以輪到你施打時,要相信政府,不管何種品牌,如果懷著感恩的心情,就會擁有強大的癒合力量在您身上發生。

參考資料
Fighting Cancer: A Nontoxic Approach to Treatment(羅伯特·戈特 和艾瑞克·佩珀創作的書籍)


延伸閱讀:
醫學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