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Taiwan攝 101年11月3日)
/ 凃京威
2012-11-09
參與「運動」的另一種方式 :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Taiwan@太魯閣馬拉松
上周末,台灣自由圖博/西藏學聯(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Taiwan,SFT)報名參與2012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賽。賽事中,學聯成員紛紛披上圖博國旗,象徵為圖博自由、圖博獨立而跑。其中,更有兩位成員分別
扮裝成氂牛和雪獅,參與今年首次舉辦的路跑變裝秀,成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更贏得團體組的首獎。透過這次變裝登台的機會,學聯成員順利地對來自27國一萬
三千名路跑選手展示、說明當前圖博境內嚴酷的環境戕害與自由限制。我們醒目顯著的裝扮,不僅在路跑沿途贏得不少掌聲,也吸引了許多選手詢問和合影。
變裝路跑的四項收穫
相較於街頭行動動輒百人的規模,這次馬拉松路跑SFT出動八位學聯成員全程參與長跑活動。不過,透過彩繪面妝和飄揚的圖博國旗,仍舊達到廣播宣傳的效果, 甚至成功登上平面、電視媒體版面。路跑過程中,不時有經過身旁的選手對圖博國旗議論紛紛,爭辯這面國旗是否是「韓國太極旗」?有些人則好奇這面「圖騰」所 代表的意義。
於是乎,誘發疑惑是這次行動的第一項收穫。在路跑補給站休息時,許多選手詢問圖博國旗和變裝為氂牛、雪獅的意涵,讓學聯成員可以透過問答的過程,傳達「圖 博現況」與「為何我們應該關心」的動機,則是這次行動的第二項收穫。第三項收穫則是因為參與了大會舉辦的變裝比賽,獲得站上舞台亮相五分鐘的機會,對現場 一萬多名選手闡述圖博現況,並且接受在場媒體的攝影;最後,突出的臉妝在路跑過程因為媒體的拍攝而成為有線新聞的素材,更透過了學聯的紀錄、網路的傳播發 佈,擴大傳播管道,則是這次行動的第四項收穫。
參與「運動」的不同方式
在網路資訊大量流動的時代,聲援行動的作法也應該有多樣的面貌。扎實的講座、論述、街頭行動固然必要,不過出於多樣媒體素材的協助,參與運動的方式也有更 寬廣的選擇空間。台灣每年有許多不同的全民運動賽事,亦有許多由政府舉辦給一般公眾參與的活動。其實,只要攜帶具有指標意義的代表圖像,備妥簡易宣傳資 料,即可善用現有的活動資源,傳遞行動資訊。不僅節約有限資源,也讓參與行動更有趣,亦能透過已有管道接觸多元背景的對象。
借力使力的豐碩成果
舉辦活動的實體資源消耗,往往會變成組織活動者的沉重負擔。然而,如果換成介入其他活動的方式,進而讓主辦者成為引薦議題的協力者,一方面不僅可以節省活動庶務,全力投入傳播資訊;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把生硬的議題化成參與者親身投入的經驗,也加強組織內部的凝聚力。
參與行動,並沒有高不可攀的門檻。這次太魯閣路跑雖然少了街頭運動的激情和口號,但是,行動仍舊用雙腳和裝扮實踐,更得到原先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四年級)
變裝路跑的四項收穫
相較於街頭行動動輒百人的規模,這次馬拉松路跑SFT出動八位學聯成員全程參與長跑活動。不過,透過彩繪面妝和飄揚的圖博國旗,仍舊達到廣播宣傳的效果, 甚至成功登上平面、電視媒體版面。路跑過程中,不時有經過身旁的選手對圖博國旗議論紛紛,爭辯這面國旗是否是「韓國太極旗」?有些人則好奇這面「圖騰」所 代表的意義。
於是乎,誘發疑惑是這次行動的第一項收穫。在路跑補給站休息時,許多選手詢問圖博國旗和變裝為氂牛、雪獅的意涵,讓學聯成員可以透過問答的過程,傳達「圖 博現況」與「為何我們應該關心」的動機,則是這次行動的第二項收穫。第三項收穫則是因為參與了大會舉辦的變裝比賽,獲得站上舞台亮相五分鐘的機會,對現場 一萬多名選手闡述圖博現況,並且接受在場媒體的攝影;最後,突出的臉妝在路跑過程因為媒體的拍攝而成為有線新聞的素材,更透過了學聯的紀錄、網路的傳播發 佈,擴大傳播管道,則是這次行動的第四項收穫。
參與「運動」的不同方式
在網路資訊大量流動的時代,聲援行動的作法也應該有多樣的面貌。扎實的講座、論述、街頭行動固然必要,不過出於多樣媒體素材的協助,參與運動的方式也有更 寬廣的選擇空間。台灣每年有許多不同的全民運動賽事,亦有許多由政府舉辦給一般公眾參與的活動。其實,只要攜帶具有指標意義的代表圖像,備妥簡易宣傳資 料,即可善用現有的活動資源,傳遞行動資訊。不僅節約有限資源,也讓參與行動更有趣,亦能透過已有管道接觸多元背景的對象。
借力使力的豐碩成果
舉辦活動的實體資源消耗,往往會變成組織活動者的沉重負擔。然而,如果換成介入其他活動的方式,進而讓主辦者成為引薦議題的協力者,一方面不僅可以節省活動庶務,全力投入傳播資訊;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把生硬的議題化成參與者親身投入的經驗,也加強組織內部的凝聚力。
參與行動,並沒有高不可攀的門檻。這次太魯閣路跑雖然少了街頭運動的激情和口號,但是,行動仍舊用雙腳和裝扮實踐,更得到原先意想不到的豐碩成果。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四年級)
source: 台灣教授協會/極光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