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30

怪哉,所謂的「藍綠惡鬥」!

/ 南方朔
新新聞 2012/06/27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98750
尹仲容任經濟部長時曾朝令夕改,但他認為,把政府的威信建立在錯誤的決策上,才是真正的失去威信。如今馬英九為了自己的威信,硬是不肯認錯,還笨拙無比地耍賴和使出卸責賤招。如果不改變這個惡習,國民黨是不會有前途的。
【文╱南方朔】老愛牽拖別人的國民黨不會有前途
今天台灣大家都在談南韓,但似乎很少人注意到南韓的政治。
南韓政治鬥爭激烈,但再怎麼激烈,李明博也不會一發生問題就賴給前朝的盧武鉉政府,「政黨惡鬥」也永遠不成為問題。韓國人知道,政黨政治本來就是競爭政治或鬥爭政治,當政者沒有必要動輒賴給前朝或賴給「政黨惡鬥」。
研究政治及搞政治的人都知道,一個執政黨掌控了政權,它就擁有最大的行政權,在野者再怎麼能幹,在權力上都和統治者無法相比。因此,統治者好好去行使他獨占的行政權,在政治上即可充分發揮。
一個有良知的政黨完全沒有必要去賴別的政黨。但國民黨卻是全世界少有的例外。

以「非法化對手」控制社會
國民黨的屬性乃是個「全權控制的政黨」,這是它在威權時代不能容納異己的原因。但隨著社會發展,它已不能抓人殺人,它的社會控制方式就變成以「非法化對手」為主。

在以前國民黨仍獨大的時代,台灣的反對黨仍未形成,只有零零星星的知識分子講反對的意見,那時國民黨就透過文宣,散布「要提建設性意見,不要提非建設主張」的說法。至於什麼是「建設性意見」,什麼是「非建設主張」的定義都由他決定。台灣異議知識分子都成了沒有建設性的破壞分子。他們發言的合法性因此而被剝奪。

早年國民黨的文宣裡,人們必須提「建設性意見」這種說辭,占了很大比重,整個社會都被這種說辭馴化。早年我在當新聞記者時,我的老闆及主管就時常耳提面命,要報導建設性的新聞,不要報導非建設性的新聞。

因此,「建設性」和「非建設性」這種二分法,乃是國民黨非法化別人發言權的早期文宣策略。直到反對黨成立,國民黨為了非法化反對黨的發言權,說辭也跟著改變,凡反對黨的主張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反對黨當然和國民黨不一樣,別人是「為反對而反對」,當然意謂著其主張沒有正當性。國民黨靠著這種說法其實是非法化了反對黨存在的正當性。

隨著反對黨的壯大進而一度執政,國民黨的說辭又變了。凡反對黨在說的就是「民粹主義」,反對黨和國民黨的爭執就是「藍綠惡鬥」。

威信不該建立於錯誤的決策
研究政治學的都知道,民主政治本來就應該以人民為主體,但人民有很多種,在許多國家,比較後期出現的新政黨都會關切弱勢的人民,這種政黨即被稱「民粹政黨」,美國歷史上即在十九世紀末有過一陣子民粹主義的黃金時代,可見民粹主義並不應是個髒名詞。透過國民黨的文宣,將台灣的反對黨妖魔化,由於民進黨缺少理論鬥爭的人才,它的這個民粹帽子被戴上就拿不掉。

而「藍綠惡鬥」更是國民黨製造的文宣策略,民進黨主政時,朝小野大,國民黨控制立法院的多數,「凡扁必反」,這也是扁任內難以施展的最大原因。如果追究台灣的「藍綠惡鬥」,當時國民黨的「逢扁必反」實為始作俑者。國民黨擁有最多宣傳機器,它可以鬥別人,別人如果反擊,就是「藍綠惡鬥」。

以最近國民黨鬧出的油電雙漲:美牛風波和證所稅問題為例,這些事都徹底違背民意,如果馬政府還有點良知與判斷力,自己向老百姓說聲對不起並喊卡,這些風波根本鬧不下去。早年國民黨全盛時期,經濟部長尹仲容曾上午公布了命令,發現錯後立即撤銷該命令。有人說如此朝令夕改,政府不是失掉了威信嗎?尹仲容的答覆是,把政府的威信建立在錯誤的決策上,那才是真正的失去威信。

馬英九為了自己的威信,硬是不肯認錯,硬要用黨紀來脅迫國民黨立委,將美牛案硬行通過,這是典型的多數暴力,當然更造成人民反感和反對黨的杯葛。上個星期國民黨把美牛案再扯到阿扁身上,它的宣傳機器上個星期也在「藍綠惡鬥」上大做文章。

只會把問題賴給「藍綠惡鬥」
國民黨「藍綠惡鬥」這一招讓我想到美國的「相罵遊戲」( Blame Game)。相罵遊戲是指一個問題發生了,該負責的不肯負責,把自己的責任硬推給別人;自認聰明,其實是笨拙無比的耍賴及卸責賤招。

國民黨的可惡,乃是它已是統治者,有巨大的行政權力,卻因為做不出對的事情,把台灣搞得烏煙瘴氣,又不肯承認自己無能,反而把問題賴給「藍綠惡鬥」。

政治人物中,我一向對前副總統蕭萬長很有好感,但最近在一個會上,他在談台灣經濟不振時,也把責任推給「藍綠惡鬥」,這讓我完全不能同意。台灣經濟表現不佳,百分百是政府無能所致,完全沒有必要去牽拖前朝或在野黨。

人家李明博一任五年可以讓整個國家完全改觀,他可沒有牽拖任何別人。國民黨如果不改變動輒賴別人的習性,是不會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