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5

獄中萃練出的《勇敢》--施珮君新書

施珮君給人的感覺細膩敏感,有些不知如何跟她相處。這跟他的不尋常、不平整的人生有絕對的關係。

當她被名氣正旺的生父棄之不顧,冤案成立確定要入獄時,強權下的弱勢者只能無奈的接受;只能希望她往正向的面向去想。這樣好像在說風涼話,畢竟要上刀山、下油鍋的是她,所以沒跟她說:以她的文筆、細密的心思,監獄裡打滾過必定能豐富她寫作的資材,為大家直擊社會上不被關心的角落、女受刑人的人生故事。

珮君不只做到了,她不只寫出女受刑人的生命故事,更點出女子「矯正機關」裡許多越矯越歪的制度;在獄中她激勵「同學」衝出悲劇的循環,出獄後更呼籲大家重視家庭教育--學習當適任的父母,因為她看到絕大部分的誤入歧途是因為失功能的家庭。

珮君一直說出版社用《勇敢》為書名讓他很汗顏。其實一點也不,在矯正機關裡扭曲人性、踐踏尊嚴的種種「處罰」 天天劇烈衝擊她的價值觀。能夠保持超然,能夠堅持原則不隨波逐流,不被矯歪,這不正需要勇氣嗎 ?

其實她也算來自失功能的家庭,她無從選擇的父母、她無法避免的人生、她洗不清的冤案.... 她一一承擔下來,並從中激發生命力,這不只是勇氣還是智慧與善良。

/ 施珮君和她的《勇敢》Newtalk - 開放編輯室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wtalk - 開放編輯室 on Justin.tv
民進黨主席、倒扁行動總指揮施明德的女兒施珮君因為金錢糾紛入獄,在出獄後終於寫成一本《勇敢》,紀錄她在獄中的所見所聞、所痛所感。施珮君強調,她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更多人關注到家庭教育,因為這些受刑人絕大多數來自於失去功能的家庭,她也呼籲政府關注家庭教育的問題。

今(23)日中午newtalk的「開放編輯室」節目,請到施珮君親自來談她在獄中7個月的點點滴滴。她說,鐵窗裡的日子和自己原本想像的完全不同,那是個極度控制與壓迫的地方,透過各種手段來讓人失去某些人性的部分。

施 珮君指出,由於在監獄裡一切都很不自由,而管理人員的權力又很大,所以很多扭曲人性、光怪陸離的事層出不窮。她舉例,在監獄裡討好管理者是生存的重要方 式,有人就因為被管理人討厭而受傷無法就醫,管理人故意用這種方式欺負受刑人,然而,其他人也無法置喙,因為如果多管閒事,下一個被整的就會是自己。

施珮君說,在監獄那樣的環境下,把持住自己的原則、保有原有的人性是一大挑戰,因為在那裡,人性變得極為脆弱、不堪一擊。她形容自己入獄的感覺,就像有人突然關上了房間裡唯一的一盞燈,四周突然瞬間陷入無盡地黑暗中。

施 珮君表示,女子監獄裡絕大部分是煙毒犯,其中又有90%是毒品使用者;這些人之所以會淪落至此,往往與家庭功能的喪失有很大的關係。她說,她在獄中認識過 一個女受刑人,這名受刑人面容極姣好,卻因為母親的早逝與父親的再娶,導致她離家出走,認識吸毒的男友。施珮君說,吸毒是一條不歸路,這個女生的生命就在 不斷徘徊在不同藥頭、進出不同監獄下度過。

施珮君認為,家庭教育其實非常重要,這些受刑人多來自失去功能的家庭,讓她們在人生的路上「轉錯了彎」,而且是一轉錯就轉不回來。她說,那位女受刑人曾問過她,如果當初她沒離家出走,是不是一切都會不同?施珮君當時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只感受到內心無限的惆悵。

施珮君諷刺道:「我後來才知道原來監獄都叫做『矯正機關』,但是我不覺的他們有達到『矯正』的效果」。她說,監獄有限的用水配給以及各種不自由的狀態,只是讓受刑人習慣更為骯髒與惡劣的環境,「連骯髒都能忍耐了,這群人出獄後,還有什麼不能忍受的?」

關 於《勇敢》這本書,施珮君說,這不只是一本「獄中札記」,而是她用眼睛觀察監獄裡的光怪陸離,用身體感受監獄中的種種壓迫,用心聆聽這些女受刑人的人生故 事,最後寫成的一本書。她說,自己在入獄的一開始完全無法寫作,所以藉由想像正在寫信給一位「帥哥醫師」,才有辦法慢慢將自己的心情躍然紙上。

施珮君強調,這本書寫的其實大部分都是這群女受刑人的生命故事,希望藉此讓社會看見家庭教育的重要,她更希望政府與其推動各種促進生育率的政策,不如仔細思考如何讓家庭功能完善,不要再繼續製造這些因家庭破碎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完整的影音請至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4586]
施珮君的blog--看了就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