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湠臺灣電影 thuànn TAIWAN
2022-11-01
這是齣根據史實編劇的電影。
畫面從受刑人的視角開始。
海濤時而輕柔撫觸礁石,時而暴烈撞擊。島上美麗的海景失去顏色,沒有驚悚的畫面,卻充滿無法言喻的肅殺與令人窒息的抑鬱。唯有飄揚的紅舞衣,與青天白日滿地腥紅的那面旗的高彩度帶有生氣。
面對脅迫、恐嚇、暴力,是妥協還是抵抗?派系鬥爭下權力能擁有多久?(如現今的中國與俄國,輸的一方下場慘烈)
劇中沒有批判。只有
一張張朱筆批過的判決書,一幀幀槍決前不屈的笑容,
安靜、沉重的控訴獨裁專制。
這是一部讓人在電影結束後,仍一直坐到字幕全跑完還不想站起來的影片。
這是齣很溫柔的歷史電影。
補教名師呂捷曾問外省朋友可否理解日治後台灣人對日的情感,答案是「沒辦法」。 絕大多數台灣人能體諒中國逃難來台外省人的辛酸,也期待更多戰後來台的人及其後代與台灣人能試圖了解台灣的經歷。中裔配偶能,更早來台灣的人呢?別讓台灣像前中國時報戰地記者梁東屏說的,「等我們這一代外省人死光,台灣才能和諧」。
【後記】
《流麻溝十五號》劇組大量參考林炳炎先生的著作與資料。美援時期在臺灣留下不可抹滅貢獻的懷特公司經理狄卜賽先生,將在台灣時美援等的大量文件交給林炳炎先生,經林炳炎先生整理,稱為「狄卜賽文書」。很喜歡野外運動與原住民文化的狄卜賽先生參觀火燒島時拍下珍貴的彩色錄影片,彌補當時黑白照片色彩上的盲點。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作者林炳炎FB《流麻溝十五號》的觀後感提到:
2001年訪問狄卜賽夫婦,他曾說蔣經國跟他說,那些是Prisoner
of War camp (Concentration Camp or Konzentrationslager、Arbeit macht
frei or лагерь or強制収容所)前日本戰犯(Japanese Prisoner of War)
,其實他們是政治犯或思想犯,大部分是冤枉犯。
1956-09-29新聞如是報導:「行政院副院長黃少谷、外交部長葉公超、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夫婦、美國安全分署署長卜蘭德、懷特公司經理狄卜賽夫婦等一行二十餘人,曾於九月廿九日搭乘水陸兩用飛機飛赴蘭嶼綠島,視察該島山胞生活情形。」
電影有出現這架飛機飛臨火燒島的鏡頭。
影片為「狄卜賽文書」中所收藏11卷無配音彩色電影帶之一小段:火燒島1950年代。背景介紹:1950年代在台灣的集中營之一 —火燒島
影片裡提到吳國楨與孫立人。林炳炎先前也因狄卜賽對吳國楨的關心而很認真尋找有關吳國楨的出版品。撰有:談從上海市長到台灣省主席 (1946-1953年)– 吳國楨口述回憶 》與原稿《Reminiscences of Dr. Wu Kuo-Cheng》之差異。內文提到:讀此口述回憶,發現有吳的存在,兩蔣的神話就煙消雲散,江南之被殺似乎成為必然。......這期《Time》是種下吳被逼離台灣,孫被軟禁的主因......。《保衛大台灣的美援》一書有「吳國楨與美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