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5

走出金枝玉葉─我讀、我評(3)

/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photo source:《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一書,吳淑珍小時候因為勞軍跳民族舞蹈而上報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早初的扁家,是統派,只是對中國黨的治台有些不滿,然於生活壓力之 下,亦無可如何。

吳崑池在他們婚後半年,幫女兒在台北市新東街買了一間房子。又貸款給阿扁,買下律師事 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名字叫「華夏」,可見當 時陳水扁壓根兒也沒有想到「台灣主權獨立」這一檔事。

眼見女婿的律師事務所漸有起色,吳崑池對他的觀感也隨之改變。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p.69-70。

陳水扁的名字漸漸在海商法律師中闖出名號, 當時國內最大的幾家海運公司,包括招商局、陽明海運(這兩家都是國營事業)以及長榮海運,都曾經聘請阿扁當他們的律師。陳水扁的最高記錄是,曾經同時擔任 一百家公司的法律顧問,每年光是顧問費收入,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海商法律師與承辦一般案件的律師不同,海商法律師的「標的物」都很大,動輒數千萬,而且都是以美金計價。律師的酬勞就是以「標的物」的百分比來計算,算是 投資報酬率非常高的行業。

才不到幾年的時間,阿扁不僅幫家裡還清所有債務,而且還有餘裕購置民生東路現居地兩間房子。陳幸妤出生後,他還請了佣人幫吳淑珍在家帶孩子。

從1975年到1980年間,陳水扁的財富 是以等比級數增加。連吳崑池也非常驚訝女婿賺錢的能力,有一次他問吳淑珍:「怎麼阿扁賺錢的速度,好像自己在印一樣快。」言下之意,頗有當初看走眼的味 道。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p.71-72。

阿扁的IQ與EQ不成比例,治家不行、治國太慈悲。阿珍務實而理智,不易受人情左右。

陳幸妤小時候曾經有一次差點錯把洗衣粉當牛奶喝的驚險經驗,不過,這全都是阿扁的錯。

在兩個孩子都還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也不知是哪一個先餓醒了,就開始嚎啕大哭。沒多久時間,另外一個也被吵醒。吳淑珍先被小孩的哭聲吵醒,一看時間,判 斷可能是肚子餓了。於是她把一旁還在沈睡的阿扁搖醒,對他說:「我看兩個肚子都餓了,我們一起去泡牛奶,這樣比較快。」

阿扁一邊滿口答應,一邊睡眼惺忪地往廚房走去。

沒一會兒,阿扁拿著裝滿「牛奶」的奶瓶回來了。正要塞進幸妤張大的嘴巴時,機警的吳淑珍突然發現,「今天的牛奶好像不太一樣,怎麼泡泡特別多。」她立刻把 奶瓶拿過來,湊近鼻子一聞,一股洗衣粉的濃烈味道撲鼻而來。原來從沒有幫小孩泡牛奶,又還沒有完全睡醒的阿扁,錯把洗衣粉當成奶粉,泡了滿滿的一瓶,準備 給幸妤享用。

還好吳淑珍發現得早,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經歷這一次恐怖的經驗之後,吳淑珍說:「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叫阿扁泡牛奶給小孩喝了。」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p.75-76。

陳幸妤不挑食,頗有乃父之風。陳水扁每天行程緊湊,吃飯對他而言,只是補充體力所必須要作的一件事。經常是別人準備什麼,他就吃什麼,沒有特別的要求。但 吳淑珍卻透露阿扁不愛吃蕃薯的祕密。

陳水扁的幕僚林德訓老家在雲林,家中經常會有一些蕃薯、花生之類的農產品。有時候德訓回家北上時,就會順道帶一些給阿扁。吳淑珍非常喜歡吃蕃薯,尤其是烤 過的甜蕃薯,經常會買回家滿足口腹之慾。

每次德訓送來蕃薯之後,吳淑珍總會將它煮成蕃薯粥或蕃薯飯。剛開始的時候,她都是會盛一些問阿扁要不要吃。沒想到阿扁一看到蕃薯,就畏之如蛇蠍,直嚷嚷 著:「不要叫我吃那個東西。」

吳淑珍大惑不解,心想,「從來不挑食的阿扁,為什麼對蕃薯有這麼激烈的反應?」

經過阿扁解釋之後,她才恍然大悟。原來陳水 扁小時候家裡窮,飯碗裡面,蕃薯簽永遠比白米多,所以現在阿扁只要看到蕃薯就害怕,根本不敢再去碰。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p.78-79。

1997年陳致中參加大學聯考。此時陳水扁已經是台北市長,「伺候」市長兒子參加大學聯考的陣仗當然更加龐大。

當天,一共有9輛電子媒體的SNG車守候在考場外圍,某無線電視台還在隔壁大樓找到制高點,由上而下拍攝。吳淑珍形容說:「又不是抓到陳進興」。

部分記者緊迫盯人的程度,連陳致中上廁所都不放過,圍在外面等候。後來他的同學實在看不過去了,出來對記者說:「你們沒看過人家上廁所嗎?」考完之後,陳 幸妤特別帶弟弟從側門離開考場,避開媒體的追逐。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84。

陳水扁是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動物」,每天談的、接觸的都是政治。吳淑珍打心底痛恨政治,她厭惡政治的醜惡。將來女兒會不會嫁給政治人物,兒子會不會從政 呢?對於這一點,吳淑珍倒是充滿了信心。

吳淑珍說:「幸妤現在每天看到她爸爸過的生活,將來根本不會考慮選擇政治人物作為對象,更不可能從政。」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89。

阿扁一女一男,陳幸妤與陳致中,不因特權而平實於生活,反而是眾媒體,拼命想無事生風,刻意雞蛋挑骨頭製造新聞;相對於馬騜的子女,成為 美國人,居美國,自視甚高,受到統媒禮遇、隨扈保護,成為強烈對比。

有一次陳致中在台大學生報上發表一篇6千多字,有關台灣前途的文章。見報之後,陳水扁拿著這篇文章幾乎已經到了「逢人就現」的地步,一直稱讚兒子這篇文章 寫得好。阿扁雖然沒有要求兒子一定要子承父 業,也走上政治這條路,但對致中是否能夠克紹箕裘,心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幻想。

吳淑珍則是自始至終反對兒子從政的。她也為致中作好了將來的生涯規劃,畢業之後先考國內研究所,服完兵役之後再出國進修,拿個博士回來,完成阿扁多年未償 的宿願。她也從來不曾期望致中像阿扁一樣,大三就考取律師執照,而現在的法令也不允許了。她說:「我給他兩年時間,兩年內能夠考上律師就不錯了。」

如果陳致中將來想要從政,可能要先通過母親吳淑珍這一關。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92。

吳淑珍與陳水扁是兩個個性極端不同的人,一個外向、活潑,喜歡聊天說笑;一個則是內向、沈默、害羞,除了政治以外幾乎一竅不通的人。


馬永成跟隨陳水扁已經有將近10年的時間,他眼中的阿扁是一個完全不懂生活情趣的人。雖然如此,阿扁卻非常注重家人的感受,兩者衝突之下,就經常會發生一 些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他陪阿扁到日本訪問。那一趟訪問的行程相當緊湊,好不容易到了要回國的當天,到上飛機前大約還有一個小時的空檔。馬永成就提議到百貨公司逛逛,順 便可以幫家人買點禮物,阿扁也欣然同意。

沒想到車子才剛開到百貨公司門口,一行人正準備去大肆採購一番。阿扁突然說:「我剛才看到百貨公司周圍的人行道規劃的不錯,我們去看一看好不好?」

馬永成等幕僚只好忍痛答應,這一看就一直看到上飛機前,當然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的回台灣。
鍾年晃,2000,“有了阿扁的人生",《走出金枝玉葉-阿扁嫂的故事》,TVBS周刊,台北,pp.93-94。

(未完待續,撰於2010/02/19)


恁祖媽ㄟ話節目:
「阿扁與阿珍」上集
「阿扁與阿珍」下集

延伸閱讀:
走 出金枝玉葉─我讀、我評(2)
走出金枝玉葉─我讀、我評(1)
Hsutung's BLOG
楊緒東專欄

分享:Facebook! Facebook! Twitter! fun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