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馬英九政府才剛開始與北京談判,華府的政治領袖,甚至以往最強硬的軍方領導人就急忙斷定,兩岸在可見未來都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台灣不買先進武器或兩岸軍事失衡都不必擔心。台灣的決策者聽在耳裡,才真的應該擔心。 美軍太平洋司令季亭十六日在傳統基金會上非常坦率地承認,美國從陳水扁政府時代,就有一段時間沒有出售重要武器系統給台灣;他還連用了三次「非常」,強調兩岸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預測。 季亭說,他就任之前,美國政府就已凍結了對台灣的重要軍售,是政府的政策,兩岸軍事不平衡,美國盡其所能化解台海緊張的政策已奏效,未來短時間,甚至長期都不可能受到挑戰。 負責台海應變的季亭還要台灣軍隊好自為之,憑訓練和幹勁來說服中國,武力犯台不划算。除了季亭,前美國國防部長裴利同樣對台海未來不會發生軍事衝突,抱持著比台灣人還要樂觀的態度。 綜合這些訊息,還有連日來美國前官員不斷強調台灣不是美國戰略資產的說法,華府一些決策者似乎在暗示: 一、台灣已經不可能挑戰美國對現狀的定義,而中國愈來愈有能力和信心解決台灣問題,在中國軍力不斷增強且兩岸經貿更趨整合的情況下,台灣主動挑釁中國的能力已經不存在。 二、華府對中國的研究焦點已在十年二十年後的戰略變化,美國似乎有一批決策者已經開始相信,台灣向中傾斜已不可避免,美國軍事介入台海的代價愈來愈 大,只要不是武力解決,美國對兩岸統一可以接受,台灣的戰略價值必須重新評估。美國不賣先進的戰略武器給台灣,不只不是想破壞兩岸穩定,更擔心未來流入北 京的手裡。 三、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採取交往與避險並進的政策,為了應付中國未來可能成為敵人的想定,美國必須與日本、新加坡、印度和澳洲等盟邦強化國防安全合 作,兩岸軍力失衡已不是美國關切的議題,一旦台海有事,美國會視國家利益決定是否聯合日本與新加坡等國行動,台灣在面對中國武力進犯時,最多只能苦撐等待 外援。 這些想法未必全然代表美國下一任政府的兩岸政策,但已值得台灣的朝野警惕。 |
2008-07-22
華府觀察/美冷眼看兩岸 台灣能不擔心?
/自由時報駐美特派員曹郁芬/特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