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6

洞察中共對台「三戰」新策略的陽謀

(奶神註:這次立委選舉是中共對台三戰的大成功,請提高警覺!)

社論:洞察中共對台「三戰」新策略的陽謀 2007/01/31

行政院陸委會日昨提出最新大陸情勢報告,其內容分析指出中共今年對台政策仍依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持續釋出對台灣人民的「善意」,採取「軟的更軟」的對台策略,並積極推動兩岸民間往來,持續為兩岸交流加溫,以達到兩岸人員交流量的提升。從中共種種對台政策作為,更可印證其對台統戰策略,藉「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三戰」手段,正呈現謀略性、多向性與總體性發展,企圖掩飾三戰的戰爭面貌,使國人迷惑於其表面的偽善。中共在二 ○○三年底總結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的經驗,歸結出以「三戰」達成「瓦解敵軍」的策略,作為進行武裝戰爭的先期工程,在其內部相關文件,也明顯將「三戰」的作戰目標指向台灣,針對性十足。證諸過去幾年來,中共對台策略,確實充分檢驗出其對台施展「三戰」的全面攻勢,已然跳脫軍事作戰的領域,擴展為政治、經濟、軍事與社會等全方位戰線,進行的是對台全面鬥爭的陽謀。分析「三戰」的特性有二:其一、在時間上,沒有平時與戰時之分,全天候都是交戰時刻。其二、在空間上,沒有前方後方之別,抑且沒有國內與國際之差,其戰場的分布就沒有境內與境外之異,並且貫串在檯面上與檯面下,陽謀與陰謀並進,硬的與軟的兩手同來。申言之,戰爭的形態為沒有砲火硝煙的特徵,看不見武器硬體的交戰,卻是思想觀念與資訊的攻勢,雖然沒有正規軍與制式武器,卻是全面的進擊。傳統戰爭中,對方以國軍為戰鬥目標,但在「三戰」中,中共以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為首要目標,用以分化台灣民眾與政府團結一體的意志,並以爭取國際社會認同為策略,進行對台灣的全面孤立。

因此,「三戰」的戰線非但拉進了台灣社會內部,並且拉到國際社會,在國際組織對我進行全面排擠,在我友邦國家潛行拔樁動作,連非營利國際組織都見蠻悍操弄。

同時,由於「三戰」的發動者不以著軍裝的軍人為限,也不單以軍事基地為發動單位,對台灣這樣的開放社會來說,在資訊高倍速流通,媒體自由已無任何限制的情境中,其發動戰爭的根據地,恐怕已潛進到台灣內部,也可能佈建於境外的任何場域。而發動攻擊的角度,不會只是在眼前,而是全方位。我們如此論述「三戰」的特質,並非刻意誇大,而是洞察其策略圖謀與現實威脅,所得到的客觀事實。

本來,兩岸經貿金額持續熱絡攀升,民間貨物、人員往來更為頻繁,各項交流互訪日趨密切,固然可以增進對雙方的了解,但由於中共所施為的各項大小動作,其背後都以政治目的為基調,往往是片面美好資訊的灌注,卻包裝其政治的禍心,而非對台灣民心的體會與理解。以致名為交流互動,實為向北京傾斜的單向傳播,向其政治目的傾斜的陽謀策略,而非建立在彼此了解交流的雙贏互動。

明乎此,國人當知,要面對來自對岸「三戰」的全方位進襲,除了要支持國防預算打造足恃戰力的現代化國軍,更需要在每一位國民心中內建集體安全防護共識,進而聯結起精實的全民國防戰線,絕不可有任何僥倖之心,也不該有絲毫懈怠念頭,更不能不具備高度的危機警覺。

因為「三戰」既沒有平時與戰時之分,攻擊發動起於無時無刻,戰火之蔓延無日無之,禦敵之道,就必須從平時做起,而且沒有預警反應的寬裕時間,隨時都要在火線上應戰。要言之,「三戰」非傳統之戰,卻是無時不戰,無所不戰。況乎,發動戰事的源頭在對方而不在我方,我們既不能以祝禱戰事不生求取自保,只有洞察對方陰謀,拋開所有浪漫的期待,並且提高警覺,不為假象所惑,進而做好應戰準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