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1

連結中國日 台灣衰運始

  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6世紀時台灣已成為東亞國際貿易中繼站,當時台灣原住民與中國大陸閩越沿海漢人、日本海商從事鹿皮、砂金、硫磺交易,已有活潑的海上貿易,與當時明帝國政權並無正式往來。

  至17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商業重於工業,國際貿易盛行。當時荷蘭欲打通與明帝國的通商管道不得其門而入,後企圖奪取澎湖不成轉而佔領台灣西南大員,從此開啟台灣更大的貿易圈與世界接軌,建立台灣與閩越、呂宋、日本海上貿易圈;台灣向明帝國輸出日本及歐洲的銀、南洋的香料,而將明帝國的絲、糖等輸往歐洲,台灣農業也開使走向商品化。相較於台灣海上貿易蓬勃與世界經濟接軌,明帝國則因沿海倭寇騷擾走私猖獗而實施沿海貿易禁令,處於封閉的時代。

  後來鄭成功將荷蘭逐出台灣接掌日本長崎、台灣、閩越沿海貿易,至其子建立東寧王國與清帝國「別立乾坤」,原本可以建立一個經貿王國,卻貪圖中國大陸的經濟利益而與清帝國衝突終至敗亡,台灣成為清帝國屬地。 1897年德國學者Ludwig Riess在其著作《台灣島史》中有相當精闢的分析:「他〈鄭經〉的政策是不想管亞洲大陸已為滿清所占的文化世界,與中國斷絕關係,而與菲律賓、暹羅、日本及歐洲人通商、以為他的家族造成一種獨立隆盛的實力.... 對於東亞以後的歷史可能是有些意義的吧!然而由於他的臣民的因襲觀念,以及後來的移民仍想恢復明朝的要求,使得這種計畫不能成功。有些人反對尊重夷狄的建國方針,反對永遠放棄中國和祖宗的墳墓,而向西班牙和荷蘭伸手求和.... 」,如果鄭氏王國不西進中國大陸,專心經營國際貿易,臣民不排斥所謂的「夷狄」,歷史將會改寫!

  清帝國接收台灣初期有短暫時間開放海上貿易,後轉為封閉。台灣被吸納入中國經濟體系,以支援清帝國為前提,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成為邊陲附庸。當時只能銷往中國大陸的米因暹羅、呂宋米進入中國的衝擊而削價求售,同樣的只能銷往中國大陸的糖則因四川糖業興起而遭受打擊一蹶不振,台灣經貿進入黑暗期。直到1860年天津條約開放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繼而又開放打狗與基隆,台灣物產如糖、樟腦等才有機會再繼續外銷歐、美、印、澳,再度與世界經濟體系接軌,恢復活力。

  馬英九的《原鄉精神》說「....保持進步的共通原因,就是開放並接納優秀外來人口,根據他研究台灣歷史的發現,台灣發展的蓬勃時期,往往就是開放時期,如明鄭軍師陳永華、清廷台灣巡撫劉銘傳主政時的台灣;而台灣「走衰運」時,也往往就是鎖國時期....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成為中國附庸仰中國鼻息這才是台灣走衰運的真正原因,與接不接納外來人才風馬牛不相干。台灣進步的原因在於跟世界體系連結,才符合台灣海洋性格與地理優勢,一旦與中國接軌被鎖在中國必造成台灣經濟蕭條。與今日台灣現象相較:大量台商聽信統派鼓動,貪圖成本利益西進中國,造成台灣資金流失,工作機會減少;中共控制台商成為宰制台灣的利器,造成台灣經濟被鎖於中國,這才是台灣「帶衰」的原因,若再加上馬團隊的「兩岸共同市場」劃入中國商圈則必落實台灣成為「大陸經濟邊陲」,被中國掐住脖子永無翻身之日。

  馬英九以大中國觀點,東拉西扯一些篩選過的台灣史片段作成《原鄉精神》,宣稱是他的本土論述。通篇看不出任何可以感動台灣人的地方,卻接收到中國人優於台灣人的訊息;想從歷史觀點著眼,又不請益真正學有專精的台灣史學者,認真學台灣史,反而找一些無格文人捉刀,看來無法接納「非我族類」的人正是馬英九,想要連結台灣?下輩子看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